克劳塞维茨曾说过,“想通晓战争的人,必须审视一下每个特定时代的主要特征,而不要急于研究微小的细节。”随着高新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传统的战争形态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信息化战争正跚跚而来,并呈现出新的、“快吃慢”的制胜法则。
动因——有限目的的战争观和基于效果作战的思想
战争目标观可简单区分为无限目标和有限目标两类。无限目标的战争观会引导战争决策者“启动”生死存亡的决战,展开大规模全面性对抗并大量消灭对方有生力量,而“大吃小”、逐步推进、逐渐消耗就是理所当然的作战方式。相反,以目标有限的战争观为指导,战争决策者将集中精锐力量,运用先进的战争手段,以可控的、速战速决的方式来实现战争目的。当以有限目标战争观和“最小代价取得最大胜利”而不是“不惜牺牲”的战争致胜观为指导时,战争指导者及战场指挥员将贯彻效率战即基于效果作战的思想,以最小风险和最佳效费比来达成作战企图、作战行动、作战结果的高度统一,或者直接打击对方战争体系的支柱,使之轰然倒塌;或者以快速有力的空地一体行动夺控关键目标、地域。其典型的做法是如果能在千里之外打击敌重心,就用战略性攻击手段实施远程隔离式打击,否则,就以空中机动为主导方式,多种机动方式并用,多方向快速接敌,实施“机动—打击—再机动—再打击”的快速作战,以此达成作战目的。
相关新闻
现代战争中的电磁空间信息安全与对抗(图) (11.11) 心理攻防战成凸现现代战争的第四种作战... (11.11) 从王子求婚看现代战争的智战特征(图) (11.6) 现代战争迷雾变换形式 心理迷雾依旧存在 (10.22) 2006年11月14日,“前卫―206B”军事演习进入作战阶段。此次参演部队既有陆军航空兵部队,也有电子战部队,还有新型炮兵部队和某部特战队,兵力约8000余人。演习将检验济南军区所属部队在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能力,目的是通过最困难最复杂的实战发现部队存在的问题,进而推动部队训练水平的提高。图为“前卫―206B”参演部队在作战地域集结。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
基础——作战行动要素的先进性
任何制胜法则的产生,既要有需要,也要有条件。而就“快吃慢”的凸显来看,正是军队作战行动要素发展变化的结果。
作战行动要素主要包括感知、机动、打击、防护、保障,这些要素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形成紧密结合的行为体系。在信息化战争中,这些要素的先进性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显现。
感知。传统作战中,感知力量分属各作战集团,侦察手段单一、可选择性小,侦察器材的信息化程度较低、精确性较差,加之信息分类、处理、传送过程长,因而,感知行动粗略、不连续、不实时。而信息化条件下作战,诸军种的情报力量组成了一个一体化的联合战场侦察与监视系统,且侦察单元在陆、海、空、天、电磁领域全方位分布,依靠先进的信息处理及传输网络可进行全维、实时、精确感知。因而,可实现近实时监视、定位、识别、跟踪,感知效果大大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