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种意义上,sap(中国)副总裁蒋歆是我的老朋友了。9月15日的访谈,让我和他有了五年来第一次直接接触的印象。
和蒋歆认识其实已经好几年了——2001年我在《中国计算机用户》周刊担任编辑记者时,因为负责erp/crm等方面的应用,和时任sap中国区crm业务拓展总监的蒋歆常有联系。印象中当时的蒋歆身材魁梧,性格爽朗;但说起工作来非常细致,无论是技术还是应用,都能娓娓道来。尤其是crm方面,蒋歆可以说是一个专家,屡有佳作——作为责任编辑,蒋歆的文章是让人很舒服的那种。
2002年,我转战《网管员世界》月刊,因为业务联系不多,和蒋歆也未再联系。然而一个月之前,记者告诉我,邀请到了sap(中国)副总裁蒋歆参加51cto专家在线访谈,我立即求证,此蒋歆是否彼蒋歆——答案很快明确,照片上那张笑脸,和五年前似乎没有什么改变。
9月15日中午,预定14:00开始的在线访谈还有将近半个小时,蒋歆电话说已经来到楼下。未等出门迎接,蒋歆已经走进办公室。看到我他先是一愣,等我报上姓名,他马上握住我的手,说出我当时的情况,而且要求我将“蒋总”的称呼改为“蒋歆”——和五年前的坦诚毫无二致。
如果说五年改变了什么,我的印象中,除了有点瘦了之外,也许因为身分的不同,蒋歆似乎谨慎了些。但是随着话题逐步深入,蒋歆对业务的熟悉和上佳的口才逐步体现。
例如谈到sap的市场情况,他举例说从午餐的康师傅方便面,到楼下的三菱电梯,和桌子上的雀巢和娃哈哈矿泉水,这些企业都是sap的客户。在聊天室中,这种信手拈来的举证,远比大段大段的论述有力得多。
谈到sap的发展,蒋歆特别强调,和许多企业有所不同,sap的发展更像老中医看病——随着与客户合作的经验增多,自身的实力和逐步增强,为用户的服务价值也更多。至于sap的前景,蒋歆则没有直接回答,只是笑着说:1997年他刚刚加入的sap的时候,公司一个咨询顾问告诉他,sap应该还能做三年。
自信是蒋歆一直以来的特色,这一点五年之后让我印象更加深刻。在临近结束的时候,蒋歆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他觉得现在许多社会上许多mba和emba证书还不如sap证书的价值高。说这些话时,在蒋歆的笑容后面,我同时看到了他的自信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