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rlieShen

新人,大家多关照啦@_@

  博客中心 :: 首页 :: 新随笔 :: 联系 :: 聚合  :: 登录 ::
  3994 随笔 :: 0 文章 :: 20 评论 :: 0 Trackbacks
Cached @ 2025/4/28 21:16:25Control ASP.skins_cogitation_controls_blogstats_ascx
<2007年9月>
262728293031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123456

留言簿(14)

随笔档案

文章档案

搜索

最新评论

阅读排行榜

评论排行榜

Cached @ 2025/4/28 21:16:25Control ASP.skins_cogitation_controls_singlecolumn_ascx
三顾茅庐的故事

  从汉献帝建安六年(公元201年)到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刘备在新野县一住就是7年。他活了大半辈子,什么时候这样安逸过?每天跟兄弟们喝喝酒,有空跟荆州的学者们聊聊天,还可以跟老婆一起享受家庭生活的快乐,日子倒也过得悠闲自在。7年下来,连屁股也长肥了,老婆还给他生了个大胖小子。

  那时曹操忙于北方的战争,还腾不出手来对付他。在遭受官渡大战的惨败之后,袁绍病逝,但他的儿子们仍然拥有不可忽视的势力,占据着冀州、并州、青州和幽州等四个州的地盘(相当于全国三分之一的面积)。当刘备在新野县享受太平生活的时候,曹操则在集中精力对付袁绍的儿子们,把这四个州尽数收入囊中,并顺手征服了乌桓和辽东。十分天下,曹操已经控制了其中的七分。

  其实,那段时间刘备有很多机会对付曹操,但他没有足够的兵力。于是,他多次劝说刘表,趁着曹操在北方作战,袭击许昌,一方面可以营救汉献帝,另一方面也能够一举捣掉曹操的老巢。但刘表却始终惊疑不定,仅仅发动过一次小规模的进攻。

  刘备常常为他七年来虚度的光阴感叹,但他并非一无所获。他深深地知道,他所拥有的这支忠诚的团队,存在着人才结构上的严重缺陷。他们需要一位懂得军事谋略的人才。皇天不负有心人,在那段时间里,求贤若渴的刘备先后得到了两位优秀的人才,一位是徐庶,一位是诸葛亮。

  当刘备三顾茅庐去聘请诸葛亮下山的时候,他肯定不会想到,自己会因为这段经历而流芳百世。如果没有刘备,诸葛亮可能会一直待在隆中,老死在他那个茅草屋里,中国历史上也就不会有一个光彩照人的诸葛亮了。所以,人们对于刘备礼贤下士的胸怀,给予了最为热烈的赞美。如今,三顾茅庐已经成了一个经典的人力资源案例。然而,在1 800年之后的现代商业社会中,我们还有多少这样尊重人才的领导者呢?

  有许多学者对三顾茅庐的故事说长道短。他们对故事的情节进行了许多想当然的猜测和批评。建立在猜测之上的批评意见无疑是荒谬的。这些猜测和批评无损于刘备和诸葛亮的伟大,只能反映出猜测和批评者自己的猥琐和故作聪明。

  与之相反,那些道德淳朴的读者却会在故事中陷入沉思。他们往往会思考这样两个问题:

  1. 刘备为什么会三顾茅庐?

  2. 诸葛亮为什么会追随刘备?

分享按钮发布于: 2007-09-25 07:43 CharlieShen 阅读(267) 评论(0)  编辑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