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层次分类别推进多元化社区信息化建设和服务体系
从试点到普及并不是一个简单复制的量变过程,而是一个逐步发展和提高的过程。当前,居民对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机制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同时,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也影响社区信息化在更大范围内的普及进程。目前,我国的社区信息化覆盖层面较窄、服务程度比较浅、服务个性化比较弱。
因此,按层次分类别推进多元化的社区信息化建设和服务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需要改变政府作为社区信息化单一投资主体的状况。在社区信息化建设的第一阶段,实现社区信息化的基础建设,提供社区信息基础服务,建设主体、投资主体、服务主体可以主要是政府部门。到了以应用和信息服务为主的阶段和层面,就应该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开发多层次、多种类的服务,引入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服务主体。只有多元化的服务主体,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提供个性化的社区信息服务。
其次,对信息服务平台要形成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信用体系是监控重点。对终端信息服务,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促使服务主体改善服务方式,提供更多服务和应用。
第三,建立统一的社区信息内容服务体系,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没有很好的资源整合,就不可能提供一站式、集成社区式的信息服务,实现横向和纵向的信息交换。因此,服务系统化、信息资源整合化将成为社区信息化未来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第四,按层次分类别推进多元化的社区信息化建设和服务体系。基础层面的服务和应用,应该采取统一标准、集中建设、统一管理的办法,而对终端应用和服务则应采取多元化推进的办法。此外,不同类型的服务,对其投资管理、资格准入、运行管理可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