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逻辑建模 逻辑建模的目标是抽象、集成、规范和管理一个或多个物理数据服务的集合,可以将这些操作抽象到两个层上:逻辑数据标准化层和逻辑数据集成层,如图2所示,它们也有一组可用的规则:管理规则、数据规则、集成规则和业务规则。
在进一步讨论之前,需要注意: ALDSP允许支持您的逻辑抽象设计要求所需的任何逻辑层。这些逻辑层只是面向设计时的,其作用是允许设计和开发人员有效地分离和分层逻辑模型和内容。这些逻辑层不是运行时部署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即使设计时可以有若干逻辑层,但它们并没有对应于运行时的一组间接层。通过平展和优化,它们成为一个运行时层。开发和操作人员能够察看这些运行时工件和优化,并且在认为必要时进行调整。
您可以规定一组不同的准则和因素作为逻辑模型层的基础,而不是我在这里所使用的。例如,可以有单独一个层来包含所有的逻辑抽象,也可以有若干个逻辑层。经证明,逻辑层太少可能有限制作用并可能随时间增加了复杂性。至少,您应该规定一组准则来确定逻辑抽象层和它们所包含的内容。
例如,您可以有一个逻辑抽象来执行标准化,如图2所示。逻辑数据标准化层允许您“清除”和简化任何复杂的或混乱的信息。改变那些您不直接拥有或负责的现有数据库或者其他系统的物理结构通常也是困难的,或者任何程度的改变都是不可行的。逻辑数据标准化层让您可以重新构建而不必强制改变物理数据层。(如果您需要关于“数据标准化”的更多信息,我建议您用“数据标准化”进行Web搜索,会了解到更多的相关内容和要求。)这个逻辑层提供一个模型设计,当更新或退出直接使用这些数据资源的系统时,它可以用作未来物理数据和信息的模型。逻辑数据服务的目标是提供一个高级共享服务和消费应用程序更加易于使用的、更加易懂的和更加可重用的服务模型。
第五步和第六步可以颠倒次序。关键是确保逻辑模型不受当前物理资源的过度约束。换句话说,在逻辑模型将要利用物理数据服务的时候,不要让当前那些物理资源的局限性限制它们,或者对您的整个数据服务层设计施加过度的影响。物理资源是起点,接着是建立更丰富的更多表示形式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