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onpoint

www.sapjob.cn

  博客中心 :: 首页 :: 新随笔 :: 联系 :: 聚合  :: 登录 ::
  25 随笔 :: 3 文章 :: 2 评论 :: 0 Trackbacks
Cached @ 2025/4/26 0:04:24Control ASP.skins_cogitation_controls_blogstats_ascx
<2008年12月>
30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123
45678910

留言簿(0)

随笔档案

文章档案

搜索

最新评论

阅读排行榜

评论排行榜

Cached @ 2025/4/26 0:04:24Control ASP.skins_cogitation_controls_singlecolumn_ascx

2008年12月18日 #

看到这个文章时,我感到很吃惊,因为笔者居然在金融危机下跟老板要求加薪,要知道好多人都因此而丢了工作的,可是,他成功了,值得一看。不过要想消防笔者,看是要仔细考虑的哦!!!!

 

工作时间不短了,自己感觉业绩也不少了,可是老板似乎总也视而不见,再加上金融危机的袭击,发到手的薪水似乎不减少就很好了。于是乎,总有些愤愤不平的,心里难免就打起了小九九,觉得老板太抠,觉得自己遭遇太不公。这时候,就该跟老板谈谈加薪的事情啦。

  如果不谈,也许就该考虑是不是该跳槽啦。其实跳槽并不是我们真正想要,在何况,冬季大雪绵绵,跳不好,不涨则减,毕竟谁也不愿意轻易离开一个已经熟悉的环境而为了区区多一部分薪水去到另外一个完全陌生的公司重新开始。

  如何跟老板谈加薪,如何让谈判的结果能够令自己满意又让老板感觉很爽就成了一个摆在面前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碰巧,我刚刚遭遇到这样一个难题,又刚刚有效的解决了这样一个难题。因此,在这里,我来说说我的一些小小经验吧。

  经验一:要开门见山,忌拐弯抹角。

  如果你的老板跟我的一样,是个外国人时,这一点就显得特别的重要。外国人比中国人更不喜欢拐弯抹角。他们通常听不懂你的七绕八绕的话里有话,他们喜欢有什么就直截了当的很坦率的拿出来谈。

  我的做法是这样的。直接找一个老板心情看起来还不错而且坐在办公室不是太忙的时间,敲门进去:我有点事情想跟你谈,现在方便吗?获得准许后,坦率的讲:我对我目前的薪水不

  是太满意,我认为我需要跟你进行一个谈判。然后彼此很OPEN的展开Negotiation.

  经验二:要强调自己对公司的贡献,忌与其他同事攀比。

  在跟老板谈加薪时,一定要不断的强调自己对自己做了多少工作,创造多少价值,而不要流露出来“某某跟我做一样的工作,为什么工资比我高那么多”的心态。因为作为老板,也许他并不觉得那个“某某”跟你做的一样的工作,创造一样的价值。而且公司人多事多,老板未必能够一一看得清楚每个人的业绩,一一比较得明白哪个人创造的价值最高。所以这时候,你要做的是拼命陈述自己的业绩,强化自己为公司带来的利润,让老板意识到:哦,原来他一直忽略了你的贡献,原来你确实值得大幅度的加薪。同时,请注意这种陈述尽可能要量化,不要泛泛而谈。但也要注意避免算得过分仔细,弄得不好会让老板觉得你在跟他算帐。

  我的做法是这样的。我跟老板说:我从去年X月开始加入公司,到现在为止,成功完成了XX、XX&;XX客户的项目,而且获得了客户的一致好评。我从加入公司起,就一直在源源不断的为公司带来效益和利润。然后,我简明扼要的列举了一些实例。最后,总结一句话:我认为我应该获得更高的回报。

  经验三:谈判之前要确定好自己的期望值和底线,忌盲目谈判。

  其实跟老板谈判就是一场博弈。最终的结果取决于双方的斗智斗勇。在老板心里,会有一个可承受的最高值,他也会判断你的可承受的最低值。而我们也得有一个最高值和最低值。谈判能否成功,就看双方的值是否差异太远。

  我的做法是这样的。在谈判之前先从侧面了解一下别人的薪资大约是多少,然后心里有一个数,确定了自己的期望值(12K)和底线(10K)。在谈判的时候我跟老板提的期望工资会稍稍高出自己的期望值一点(14K),因为我需要给老板留出一些可砍价的空间,同时也不能超出太多而令老板觉得不可接受。谈判的过程中,老板听完期望值之后也会狡黠的询问我的可承受的底线,我会把我的期望值(12K)报出。最后老板经过沉思,我们几番讨价还价,把工资定成了12K。这是我的期望值,我非常满意,同时,老板却认为他说服了我接受了自己的底线,他也觉得得意。

  除此之外,还有其它一些小技巧。比如说,如果你工资基数高的话,在谈加薪时最好谈百分比。比如说如果你现在已经是20K以上的工资,你提出增加20,老板可能不会觉得很多,但如果你说要增加4000块,他可能就会感觉到这是一笔大数目,心理上就可能会有排斥。而如果你工资基数低的话,最好就谈固定值。道理很简单。比如说你工资8K,你希望加50,老板可能会觉得太可怕了,居然要加这么多。但如果你说我希望加4000块,他也许就会想:哦,还不算太多,可以接受。

  再就是,千万不要轻易以辞职相危胁。因为作为任何一个老板,都不会喜欢那种被人要挟的感觉,而且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辞职,仅仅是加薪而已。也许他一时气下就让你走人,这样我们反而得到解决。所以,我们在谈判时,要恳切,让老板感觉到你是真的为诚心诚意在做事,也值得被追加投资。

  还有就是,薪资谈妥后一定要明确,新的工资标准从什么时候开始实施。本月还是下月,还是下下月,这一点一定要说清楚。否则,老板故意拖延一两个月就不划算了,白白谈得那么辛苦。

  我记得在我跟老板成功结束我的加薪谈判之后,老板揉了揉额头说了一句:这次给你加的不少呢。我笑了:请放心,只要你不断给我追加投资,我将回报给你的是大大超出你期望得到的。他耸耸肩:I hope so。呵呵。我起身,满意离去。

posted @ 2008-12-18 16:26 soonpoint 阅读(797) | 评论 (0)编辑 收藏

SAP一句话入门HR:Human Resource

HR这一句话,太简单了:组织、招聘、发工资、任职、考勤、培训、提升、降级、辞退。还好,这个模块不分行业,哪家公司基本都是一样的,HR人也是一样,都是老板的打手,哈哈。Well,下面的文字稍微陡峭一点。

一,SAP HR 核心功能

组织管理(Organizational):

提供多种组织结构模式,用户可以利用图形化的工具构建组织结构(包括组织单元、职务、职位、工作任务以及汇报结构),还可以通过简单的添加、修改和移动来反映企业的动态发展; 与培训、招聘、人事成本核算、薪酬管理和业务流程等相关联。

员工管理(Personnel):好像也叫人事行政管理?

使用标准化默认值方便数据的维护,并采用面向特定任务和用户的自定义菜单; 可以预定义处理流程;员工自助服务组件(ESS)使员工个人随时随地查询、创建并维护个人数据。可以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员工录用、内部调动、职位变动、辞职、辞退、劳动合同解除以及职工退休等业务流程的处理。

时间管理(Personnel Time Management / PT):

有效制定轮班计划,快捷记录工作时间,符合所有的法律规定、行业协议或公司内部政策,自动传送到生产计划、作业分摊等。系统可以实现职工班次安排、班次调整、考勤、加班、自动生成职工年休假定额,自动产生倒班职工的中夜班个数。

工资核算管理(Payroll / PY):

按预先设置的程序以流水线的方式进行;考虑了多种复杂的因素如法律、规定、多种货币、评估等;与人事管理、时间管理、激励性工资和差旅管理等集成化设计; 集成化的安全机制;后续活动支持。系统自动进行职工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扣缴,自动生成职工基本养老、工伤、医疗、生育、失业的保险的基数,缴费基数的自动切换。实现自动向财务过账,进行成本分摊。

二,HR 组织结构(企业结构+人员结构+组织结构)

企业结构 = 公司代码、人事范围、人事子范围、成本中心、业务范围

人员结构 = 员工组、员工子组、工资范围、合同种类

组织结构 = 组织单元、职务、职位

1,企业结构

分级:Client ->;; Company Code ->;; Personnel Area/人事范围 ->;; Personnel Subarea人事子范围

人事范围:

>;>;人事范围 - 是依据人事管理的需要对公司代码的子划分,一般依据地理范围划分。

>;>;主要作用 - 作为生成报表的参数、定义权限和权限控制的依据。

>;>;人事子范围 - 是对人事范围的细分,人事管理的很多重要分组都是在这层上划分。

2,人员结构

分级:员工组 ->;; 员工子组

员工组:为了管理的需要,把员工分类。分为两层:员工组、员工子组。

作用:权限管理和其他管理的需要(如:薪资、考勤等)

员工子组:是对员工组的细分 – 管理人员、 营销管理人员、技能操作人员等等。

作用:报表选择条件、划分权限的依据、考勤和薪资的差异分组依据。

工资核算范围:为薪资核算的目的定义的一个组织单位,定义在一个工资核算范围内的所有员工一起核算工资。

3,组织结构是企业自然的组织架构

组织单位:描述企业中存在的业务单位

职务:是一般性的任务的分类,如经理、处长等

职位:是每个员工在企业中的分配,职位被员工所占有。

4,综上

组织结构是企业自然的组织架构;企业结构、人事结构是为了管理的需要而人为划分的。

三,组织管理概述:

SAP HR的标准教材中把“组织管理”用了一种OO的观点来描述:对象。对象的集合,可以看作N个节点的集合,无非会有如下信息及动作:其属性(Object.Attribute)、其关系(类似于一张“图”或者“树”、上级下级、服从于命令)、其动作(Init、任务)等。

SAP说,SAP组织管理是以建立和利用组织对象及其关系为基础,通过定义对象和对象之间的关系从组织层面实现人力资源管理。

组织管理对象及关系:

SAP又说,SAP定义的基本组织对象包括:组织单元(O)、职务(C)、职位(S)、任务(T) 、成本中心(K)、人(P)等。

对象间的关系主要包括:组织单元与组织单元、组织单元与成本中心、组织单元与职位、职位与职位、职位与人、职务与职位间。

而成本中心则有如下意义:

成本中心指费用的归属,一般由财务制定,HR使用;成本中心可以分配给组织单元和职位;成本中心按组织层级继承(下级继承上级);如果某对象类型有多个成本中心;可以设置分摊比例。

组织结构的变更:

不管是职位的调整或者人员的变动,都会涉及到结构图的变动。组织管理可以清晰地看到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组织结构,便于及时地根据人事变动和需求来进行组织规划和调整。

SAP建议:小的组织变动用调整,大的组织变化用新建。

posted @ 2008-12-18 15:43 soonpoint 阅读(968) | 评论 (0)编辑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