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您还负责过期货业务,这对您目前的工作有没有帮助和影响呢?
陈晓生:期货方面的投资经历应该说对我影响深远,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它培养了我控制风险的意识。我做期货时认识很多朋友,当时都是亿万身家、颇为风光,可有时候人在投资时太顺手了就会掉以轻心忘记风险,尤其是做期货,有些人一生积累的财富在一夜之间就会付诸东流。这让我意识到,做投资始终是个风险管理的行为,控制风险是第一位的,而不是收益率。在这个市场上,你应该首先考虑怎样不亏钱,才能去想怎么能赚到钱。
在牛市中新手一般会赚得多,就是因为他们不识风险的滋味,无知者无畏。但是这并不是件值得羡慕的事,因为一旦市场转入熊市,投资老手保护自己的能力更强,只有他们才能活下来,才能东山再起。资本市场的经验表明,每隔5~7年就会出现一次大的金融风险,这种大的变化会迅速吞噬由日常无数小行情积累起来的财富。所以,我始终认为,一个职业投资人必须经历一轮完整的牛熊轮回才会真正成熟起来。在资本市场要想活得久一些,就要有能力控制风险。
具体到操作来说,我觉得一个成功的投资组合首先要有“容错”功能。实际上,长期投资,做到底就是一个风险管理的过程,比如有时候我们配置一只股票,其实并不仅仅甚至根本不是为了赚到多少钱,而就是为了规避风险,为了风险管理的需要,这就是投资组合的重要意义之一。因为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我也不例外,所以基本上,即使我非常看好一只股票,在我的投资组合中分配给它的仓位也不会超过5%,这样的话,即使我一次判断失误,也不至于赔到血本无归。我相信,我是靠一批股票战胜市场战胜其他人,而不是靠某一只股票脱颖而出。
投资的另一个要点是,要有“认错”机制,要有及时止损的方法。比如,假设我当初非常看好一只股票,仓位增加到5%(即我认可的投资比例最上限),但是如果买进后这只股票下跌了10%~15%,我就会开始反思我的投资思路是不是存在什么问题。即便这种反思的结果是“noproblem”,我仍然会从风险管理的角度进行适当减仓,将其在我的投资组合中的权重降下去。而如果减仓后,这只股票依然下跌,到跌至20%以上的时候,我就考虑清仓了,以此减少损失。因为就算我对这只股票的长期走势判断是正确的,但我至少不是在一个合适的价位买入的,也属于时机判断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