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aidj

woaidj

  博客中心 :: 首页 :: 新随笔 :: 联系 :: 聚合  :: 登录 ::
  6 随笔 :: 324 文章 :: 25 评论 :: 0 Trackbacks
Cached @ 2025/4/26 16:34:54Control ASP.skins_cogitation_controls_blogstats_ascx
<2025年4月>
3031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123
45678910

留言簿(0)

随笔分类

随笔档案

文章分类

文章档案

搜索

最新评论

阅读排行榜

评论排行榜

Cached @ 2025/4/26 16:34:54Control ASP.skins_cogitation_controls_singlecolumn_ascx
记者:很多基金经理是研究员出身,注重研究和调研;而您是交易员出身,这会否使您的投资风格比较特别?

  陈晓生:每个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都不会相同,我把投资管理人划分成四种类型。第一类是基于经济规律及产业升级等思路进行投资的,而将实地调研仅仅视为验证自己判断的行为。第二类是并不经常直接调研,而是站在大型研究机构和大牌研究员的肩膀上先对公司有所了解,然后做出快速反应的投资操作的。第三类基金经理是坚持自下而上的原则,以跑公司调研为己任,从上市公司中发现投资机会的。第四类是技术派,比较看重模型,按技术点位或者相关市场信息来买卖股票。

  应该讲我是第一类基金经理,我并不对每个投资品种进行事必躬亲的调查和研究,但我非常尊重研究员,因为一个投资管理人最多深入了解30—50家上市公司,其它的必须依靠研究员去做先期判断。但在尊重调研价值的同时,我强调调研是为了验证先行看法。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市场本身存在一定的规律,资金的流向也是影响公司股价的一个关键因素。我举个例子,如果只强调上市公司的基本面研究,就没有办法解释这样一种现象。比如有些上市公司一年到头几乎都保持着一种稳定的盈利水平,基本面也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但是可能在这期间它的股价却一日千里,这就是市场变动或者资金流向等其它因素的影响力了。所以我还是强调全局观,你不能脱离大环境去研究一个单独的公司,那样无异于闭门造车、坐井观天,一个成熟的投资管理人需要通过研究产业规律,需要提前形成对市场整体和某些领域的预期和判断,再结合这个领域的调研验证自己的判断。

分享按钮发布于: 2006-11-01 22:22 woaidj 阅读(812) 评论(0)  编辑 收藏

评论

标题
姓名
主页
内容 
  登录  使用高级评论  Top 订阅回复  取消订阅
[使用Ctrl+Enter键可以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