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lue:现在你能不能讲讲你进入证券投资市场以来关于投资的心历路程,因为你刚才的思想肯定不是只靠读书来的,一定是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这些理论才得以保留和发展的。
李驰:10多年前,我们还比较年轻,当然没有现在这么平静的心态来看待收益。我们刚进股票市场时都希望赚钱快而且数量多,抱着这个信念在A股市场里摸爬滚打了好多年。
当时沪深股市出现过一波行情,时间也就是上世纪90年代初到邓小平南巡讲话后的那一段时间里。那时候我们的心态和新入市的股民没有什么两样,觉得进去了就赚钱很开心,但并没有想过整个行情的起落规律。后来那次行情跌下去很长一段时间,在下跌期间,自己也在不断总结,想弄清楚其中是否有规律性的东西。
我在思考的同时,也和一些朋友进行了交流,并不断向这个领域的杰出者学习,比如我现在的合作伙伴韩涛,他在投资方面有自己许多非常独到的见解。如今他是我投资领域的榜样。现在看来一些非常理性的选股方法当时并没有为人们所认识,他当时讲到的一些东西,我也没有留下强烈的印象,比如99年他就讲到同股同权的B股便宜就要买B股,之后他也一直参与B股投资,直到01年B股开放后全仓退出,两次重仓买到翻10倍的B股。在A股里我回头看到了翻10倍的股票,但我没买到;在B股里回头也看到了,我的朋友却做到了。我就反思他为什么能做到而我为什么没有做到?等到01年B股开放,我的感触更深了:机会其实一直就在眼前。这个时候再回头去研究巴菲特、林奇等人,才发觉他们说的话都是出自肺腑,没有任何包装,他们成功投资的真理都包含在自己或者别人写他们的书籍中。但大家并不相信真理是那么简单,我是浙江大学毕业的,校训就是“求是”。但我在大学里没有真正领会,来深圳的前几年中也没有学到,直到后来在参与证券市场的长期投资过程中才发觉,无论是做人也好做投资也好,都需要求是,同时也体会到真理确实十分简单,关键在于人们往往不相信真理就是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