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lue:有人说公募基金前两年坚持的价值投资其实是一种表演,你对此怎么看?私募基金存在不存在像公募基金类似的行为呢?你对价值投资又是怎样看的? 李驰:大众的恐慌或者亢奋都能在基金指数涨落中得到体现。基金指数为什么下跌?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大众恐慌要赎回,基金也不得不抛售,所以基金指数的低点和高点基本上都是大众行为恐慌或亢奋的外在表现。公募基金为了正常的运作需要表现,为了吸引客户,它也必须在短期时间内迅速表现他们的业绩。
相比较而言,私募基金这方面的麻烦就少很多。因为私募基金的募集本身就非常困难,但如果你的水平确实高,客户认可你,那他就会终身跟随你。这当然需要和客户不断进行有效的沟通,让客户理解你为什么要这么做。这跟公募有一定的区别,公募基金有时还需要保密,我们则需要让客户充分理解为什么我们要这么做,解释清楚我们行动的理由,让客户明白正在进行的投资是有道理的。
有些基金经理以股价马上涨不涨论英雄,有的客户也喜欢这样。我们也遇到了一些要求买进后立即上涨的客户,不过这样的想法在我们这里行不通,因为我们要做的是长远的事。
我们崇尚并基本理解巴菲特的价值投资实践。我们公司网站介绍了几位投资专家,给了巴菲特最长的篇幅,这也清楚地表明了我们的观点。其他几位投资专家中,最接近他的是彼得·林奇,而索罗斯等人的风格基本上与价值投资风马牛不相及。
我们跟现在的有些公募基金不同,他们坚持的是不是价值投资还有待时间去检验,他们之中或许不乏波段操作的高手。但许多基金目前崇尚的贵州茅台,目前的价格就可能已偏离了价值,因为我们觉得贵州茅台的炒作和以前的庄股有非常相似之处,只不过它做到了“合适的时点和合适的股票”,所以显得风险似乎较小。至于我为什么说它不像是价值投资呢,你看巴菲特投资的对象都有商业模式上的可复制性,而且数量可以无限扩大。贵州茅台目前看不到这个特征,它能销售到100多个国家并成为当地的大众品牌名酒吗?显然看不到,现在它股价的上涨是靠它产品的涨价,这一点确实提供了茅台股价过去两年上涨的理由。但有人用巴菲特的理论来评价茅台的上涨是不准确的,哪怕美国的AB啤酒公司都比它符合巴菲特的理论,因为AB的商业模式可以在全球复制。(实际上这几年巴菲特已开始在AB上建仓了。)茅台还看不到这个特点,它目前还只是中国的区域性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