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将有望使大盘蓝筹股更加活跃
ETF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产品创新,它的一个明显作用是可以引导市场资金的流向。ETF的推出,可能会使指数化投资更加受到关注,从而使指数成分股成为市场瞩目的焦点。ETF特有的套利机制将加强指数成分股的流动性,这样市场资金将逐步流向大盘蓝筹股。
首先,ETF的推出将直接导致资金流向代表大盘蓝筹的指数成分股。特别是在ETF推出之初,大量的参与商、机构投资者和一些大客户都会购买一定数量的指数成份股。以上证50为例,目前其流通市值在2500亿左右。据测算,如果华夏上证50ETF的规模在100亿的话,将推动上证50指数上涨37点或上涨 4%左右,这将大大的活跃股票市场。
其次,由于ETF套利机制的存在,在制度上确保指标成分股的流动性。我们知道,由于ETF与一揽子股票的净值之间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一旦这个差异足够大,就存在了套利的机会。在套利机制的作用下,投资者都需要买卖标的指数的一揽子股票进行申购赎回,从而完成套利。可以说,ETF将大大提高大盘蓝筹股的活跃度。
最后,ETF的推出不仅直接影响指数的成分股,而且它还可能产生扩散作用。例如,华夏50ETF的推出,直接受益者就是上证50的成分股,其吸引的不只是基金本身的资金,还必将带来大量逐利、套利的市场资金。
总之,在目前低迷的市场,投资者也迫切希望市场能够活跃起来。而ETF的推出客观上对于活跃指数成份股有较大的作用。就像目前即将推出的上证50ETF,进入指数的成份股都是业绩较好的大盘蓝筹股。在目前的市场情况下,大盘蓝筹股的活跃有利于其吸引资金、推动行情的发展。
ETF在海外起步晚、发展迅猛
较其他的基金品种而言,ETF出现的时间较迟,1990年第一只ETF----“多伦多指数参与单位”(TIPS)才由加拿大多伦多证券交易所(TSE)推出,而美国的第一只ETF基金SPDR于1993年才诞生。然而虽然起步较晚,但ETF的发展速度十分迅猛。根据美国指数杂志统计,截至2004年3月 31日,全球已拥有363只ETF产品,资产总值达到2293.04亿美元。
目前全球共有12个国家和地区拥有ETF产品,其中美国处于绝对领先地位,美国的ETF资产规模占全球的70.34%,欧洲虽然在ETF数目上占据领先位置,但资产规模却仅排在全球第三位。在成交量方面,美国的领先地位更为突出,在全球每天42亿美元左右的ETF交易量中,美国大约占到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