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述
在SAP系统中,批处理操作有多种方法。如果是对一个事物码(TCODE)进行批处理操作,常用的是LSMW。LSMW全称是Legacy System Migration Workbench。它能够对静态数据(如各个主数据)、动态数据(如初始化库存)、业务数据(如销售订单)等进行成批操作,是上线数据准备的主力武器。
LSMW的原理是对需要批处理操作的流程进行录像,然后设定模板,再将准备好的数据传入到SAP系统进行预转换,如果合适就进行实际的转换。
LSMW导入数据操作分为以下几大步骤:
- 准备需要导入的数据
- 转换模板定义;
- 读取数据并预转换
- 实际转换
如图1_1_1所示。

图1_1_1
我们这个例子是在SAP IDES 4.71下完成的,在操作界面有20个步骤。而在ECC 6.0中,标准步骤只有14个,我们按14个步骤进行讲解。
二.操作界面说明
1.管理界面
批导入的事物码(TCODE)就是LSMW,在主窗口界面输入就可以进入

图2_1_1
输入事物码后,如果是第一次运行,则出现如下界面

图2_1_2
这是一个欢迎界面,将选择框打上对勾则下次进入不再显示,按确认键进入到LSMW的管理界面(我们暂且以“管理界面”来命名),如图2_1_3所示。

图2_1_3
这个界面主要解决以下几方面问题:
(1)批导入对象的管理,包括新增、修改、删除、查找、导出、导入等操作。
(2)进入到其它工作界面,主要有录像操作界面、分步操作界面。
我们如果要进行一个批处理操作,则需要输入或通过选择确定Project、Subproject、Object,如图2_1_4所示,然后再进行具体的操作。

图2_1_4
2.分步操作界面
在管理界面选择Project、Subproject、Object,如图2_1_4所示,按
运行键进入分步操作界面,如图2_2_1所示。

图2_2_1
在图2_2_1中显示了分步操作的菜单,用鼠标双击各菜单行可进入不同界面。这里共有20个步骤,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不需要这么多,只需要14个就可以了,点击
键进入选择用户菜单的对话框,如图2_2_2所示。

图2_2_2
在图2_2_2所示的选择用户菜单对话框中,打选择标志的就是图2_2_1中显示的菜单项,我们将不用的最后6个菜单项打上不选标志,如图2_2_3所示。

图2_2_3
在图2_2_3所示中,对最后6个菜单项打上非选择标志。如果需要恢复默认值则按
按钮。按
确认键退出,如图2_2_4所示。

图2_2_4
在图2_2_4的界面中,显示了标准的14个步骤的菜单项,详细显示如图2_2_5所示。

图2_2_5
图2_2_5显示了详细的分步操作菜单项,按
键显示各菜单的序号,如图2_2_6所示。此键是一个开关键,按下后键钮显示
,如果不想显示序号,再按一次则回到图2_2_5界面。

图2_2_6
工具按钮栏中有一个按钮
,它是一个开关键,按下后则显示
。此键的功能是,当“Display”时双击各菜单进入的界面是显示界面,需要按各界面的修改键进入修改状态;当“Change”时进入的界面就为修改状态了。
如果执行了相应的步骤,界面的右侧会显示最后操作的日期、时间、操作者,如图2_2_7所示。

图2_2_7
三.实际操作步骤
做一个完整的批处理操作,需要很多步骤。这些步骤分为几大部分:
1.数据准备(步骤1)
2.创建批处理对象(步骤2)
3.模板定义(步骤3至步骤9),此部份又可分为三个小部份
屏幕录像(步骤3)
源表定义(步骤4至步骤6)
转换字段对应(步骤7至步骤9)
4.预转换(步骤10至步骤15),此部份又可分为两个小部份
读取源表数据(步骤10至步骤13)
预转换(步骤14至步骤15)
实际转换(步骤16至步骤18)
在以上操作中,除前三个步骤外,步骤4至步骤18均在分步操作界面下运行。
步骤1:数据准备
数据准备一般使用Excel整理数据,并转换成标准文本。我们以创建物料主数据(事物代码MM01)的基本视图为例。
物料主数据的基本视图我们需要输入以下字段的数据:
物料编码 | 物料名称 | 计量单位 | 物料组 |
T3-AT-050 | A型T三通50mm | 只 | 0501 |
T3-AT-250 | A型T三通250mm | 只 | 0501 |
T3-AT-300 | A型T三通300mm | 只 | 0501 |
T3-AT-350 | A型T三通350mm | 只 | 0501 |
T3-AT-400 | A型T三通400mm | 只 | 0501 |
T4-AT-025 | A型T四通25mm | 只 | 0502 |
T4-AT-040 | A型T四通40mm | 只 | 0502 |
T4-AT-060 | A型T四通60mm | 只 | 0502 |
表3_1_1
在表3_1_1中,对于每种物料,它的物料编码、物料名称、物料组是不尽相同的,这需要设为变量;而计量单位全部为“只”,可以设为常量。我们将变量的数据放入Execl表中,如图3_1_1,第一行是字段的名称,不可使用汉字,只能使用英文字母,其中“物料编码”对应的是“MCODE”;“物料名称”对应的是“MNAME”;“物料组”对应的是“MATKL”;“计量单位”是常量,不需要放入表中。MATKL的列的单元格式设为文本字段,不要选择常规或数字,否则“0501”就会变成“501”。

图3_1_1
将整理好数据的Execl表另存为txt文件,用制表符分隔,如图3_1_2所示。

图3_1_2
弹出对话框,点击”确定”保存文件,如图3_1_3所示。

图3_1_3
屏幕再出现对话框,按“是”,如图3_1_4所示。

图3_1_4
用文本方式打开已保存好的文件(“物料数据.txt”),如图3_1_5所示,显示出数据已准备好,各字段之间是以Tab键分隔的(记住Tab键这点很重要,以后需要对应设置)。

图3_1_5
步骤2:创建批处理对象
一个批处理对象是个树形结构,包括三层:Project、Subproject、Object,我们分称为项目、子项目、对象。本步骤就是创建一个批处理对象(Object)。如果此对象(Object)已存在,可以不用创建,用输入或选择的方法找到指定的对象。
在主界面输入事物码LSMW,进入系统工作界面,如图3_2_1所示。

图3_2_1
输入需要创建的项目对象名称。批处理对象命名分为三层,分别为项目名(Project)、子项目名(Subproject)、对象名(Object)。

图3_2_2
本例中我们给对象命名为:物料(Z_MANTR)、物料(MANTR)、基本视图(BASIC)。
点击创建按钮
输入相应短文本描述,如图3_2_3所示。

图3_2_3
在图3_2_3所示对话框中,输入项目的描述,按
键进入下一屏幕,如3_2_4所示。

图3_2_4
在图3_2_4所示对话框中,输入子项目的描述,按
键再理入下一屏幕,如图3_2_5所示。

图3_2_5
在图3_2_5年示对话框中,输入对象的的名字,再按
键保存退出对话框,如图3_2_6所示,批处理对象就创建成功了。

图3_2_6
点击
显示对象命名信息,如图3_2_7所示。

图3_2_7
在图3_2_7中,显示了一个批处理对象的三层结构——项目、子项目、对象。当然在一个项目(Project)下,可以创建多个子项目(Subproject),一个子项目(Subproject)也可以创建多个对象(Object)。点击
键返回管理界面。
步骤3:屏幕录像并定义变量(上)
在管理界面点击菜单 goto -> recordings 进入屏幕录像界面,如图3_3_1、图3_3_2所示。

图3_3_1

图3_3_2
图3_3_2显示进入了录像界面,点击
键创建录像,弹出对话框如图3_3_3所示。

图3_3_3
在图3_3_3所示对话框中,需输入录像名称(recording)及描述(Description)。所有者(Owner)是自带出来的值,可不用管理。本例录像名称为MMBASIC。
点击
进入下一屏,弹出对话框

图3_3_4
输入需要录像的事物代码,本例为创建物料主数据,事物代码MM01。
点击
进入事物代码的操作录像。
录像的数据是准备数据中的第1个(当然可以是任意一个),物料编号为“T3-AT-050”,物料名称为“A型T三通50mm”,计量单位为“只”,物料组为“0501”。录像的屏幕如图3_3_5、图3_3_6、图3_3_7、图3_3_8、图3_3_9所示。

图3_3_5
在图3_3_5,输入物料编号“T3-AT-50”,并选择行业领域(M 机械工程)、物料类型(FERT 成品)等相应的值,按回车键进入选择组织级别视图。

图3_3_6
在图3_3_6所示界面中,选择“基本视图1”、“基本视图1”两个选择项,按回车键进入下一屏幕。

图3_3_7
图3_3_7是物料的基本视图1界面,输入相应的物料名称、基本计量单位、物料组的值,按回车键进入基本视图2,如图3_3_8所示。

图3_3_8
在图3_3_8所示的基本视图2界面中,不需要输入任何值,按回车键保存,界面弹出是否保存的对话框,如图3_3_9所示,按“是”键保存退出。

图3_3_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