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依然在

依然在
随笔 - 118, 文章 - 7, 评论 - 6, 引用 - 0
Cached @ 2025/4/27 0:18:50Control ASP.skins_anothereon001_controls_blogstats_ascx

导航

<2006年9月>
2728293031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1234567

留言簿(0)

随笔分类

随笔档案

文章档案

相册

搜索

  •  

最新评论

阅读排行榜

评论排行榜

Cached @ 2025/4/27 0:18:50Control ASP.skins_anothereon001_controls_singlecolumn_ascx

CIO(首席信息官)- -(转)

                                      

    CIO,标准的说法是企业的首席信息官,通俗的说法是信息主管,实际的人群是信息部经理、信息中心主任以及在传统或者现代企业里面主要工作范畴与IT高度相关、纯IT任务占工作比例又相对比较少的人。定义似乎不怎么重要,但是这个人群已经日益凸现,渐渐成为耀眼的一族。

   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诞生出这个族群,他们的劳动对象不是土地,不是物质产品,甚至也不属于精神产品,是叫做知识、信息的东西,他们的劳动工具不是锄头,不是机床,是叫计算机的东西,他们的生产方式超越了工业生产从手工生产→大量生产方式→JIT生产方式→精益生产方式→敏捷制造方式的过程,现在还不好全面透彻地定义这个方式到底是什么,只好用“新经济”下的生产方式来表达。

    这个族群的影响正在加剧中,信息化工作开展有一段时间的企业领导发现,信息中心的有形资源量化起来非常方便,占总资产的份额并不是很大,但是在企业运营中的作用却越来越大,有时候网络系统暂时中断,整个公司的管理人员突然觉得无事可干,停上1~2天,那大家简直就会来“造反”。

    这样的依赖不仅仅来自于许多工作进入系统之后,很多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载体发生的变化,还来自于企业资产积累方式的变化—一个企业四五年中积累的数据,是累计上万个人日的劳动所攒下的,不仅可以非常便利地追溯以前的工作,还可以在数据中挖出非常有价值的系列信息和情报,更实际地指导今后的工作。

    当知识与信息成为企业工作的重要要素的时候,传统要素结构下的惯性还没有消除,甚至还有所增强—以前知识与信息的获取成本比较高,现在则是相对低廉,传统的工作岗位贡献率相对以前越来越多—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国内企业信息化正在上演这一幕。

    信息化的效用在不同的企业里面由于领导者的认识差异而显著不同,它的本质作用掩隐在浮杂的IT表达方式下,IT一直以技术的身份处于需求的上游,与它的应有贡献相比,只是星星点点地以应用的方式流向现实的下游。

    我们现在所见的企业信息化领域的尴尬就是上面的原因形成的,其中的当事人自然不能逃脱尴尬的“待遇”。就像资本主义在封建社会中开始萌芽的情况一样,信息化现在给人的最大的体验是工具的变化,而不是生产方式和生产对象的变化,许多CIO也甘于把自己作为工具的监护人。

    事实上,CIO们的价值并不在于知道工具怎么用,而是在为企业的一个新体系建立一种机制,这种机制是完全以数据为原料,以复杂流程为组合的资源配置方式。前面说到传统要素的惯性,其实CIO也一直有技术的惯性。好在最近几年随着ERP等大型管理软件的市场拓展,企业开始真切认识到IT在管理中的效用。可惜在这两个惯性还没有完全消除的情况下,企业领导往往是一边在焦急,一边在等待。

   资本作为重要的撬动资源的要素还在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然而我们很清楚,知识作为一种颠覆性的资源要素的作用也在竭力显现,这个临界时间不会很远,大概就在10年、20年之后,这是没有什么疑问的。

    我们经常谈CEO和CIO的关系,其实这是在传统产业框架之下的思维,要真的谈CIO,肯定不能在资本家控制的企业里面谈,而必须在“知本家”控制的企业里面谈。 

    信息化把企业资源的信息成分(非物质、非能量)导入到系统中,同时也把人直接或者间接对资源的操作状态影射到系统中,这样企业就逐步建立了企业的另外一个世界—虚拟世界。同样,这里有个临界点,过了那个临界点,我们就可以实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同时我们也很清楚,对于这个不可逆转的趋势,谁响应得快,谁投入得多,投入得及时,谁就会获得经济的“时间转换器”,在未知的知识经济社会里面持续地获取超额利润。

    当我们认识到CIO就是在封建社会管作坊的管家而不是管家政的管家的时候,我们就会很从容地面对这个族群,给他们以全新的使命。

    不管这个族群自己对自己认识如何,他们都在做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就是正在转移企业巨额的资产,把现在可以统计的和不可以统计的企业资源逐步转移到服务器的硬盘中,或者像蚂蚁搬山,或者像大江川流,但是他们一直在勤勤恳恳地搬,有时候同一“物件”还要往复数次。

    也不管其他人感觉如何,他们以一种“热脸贴着冷屁股”的态度在工作,他们的价值伴随着一个又一个的应用沉淀在同事们的工作中。企业信息系统投资越来越大,效用的隐性特征也越来越显著,最终价值的争议也越来越实际,关于“烧钱”的评价经常是越来越多。这就是CIO。

    然而面对伟大的经济形态变革使命,CIO们还在锲而不舍。他们感受到工作的意义,以少有的热诚推进着。或许这种感受并不是非常的具体和前瞻,但是一如早期的革命者,并不考虑事业之外的东西。

    他们就是知识经济的催生婆。

posted on 2006-09-25 16:25 mx03 阅读(909) 评论(0)  编辑 收藏

评论

标题
姓名
主页
内容 
  登录  使用高级评论  Top 订阅回复  取消订阅
[使用Ctrl+Enter键可以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