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业一段时间以来成为社会各界万箭齐集的靶子。一个本应中性的产业沦为反腐败的突破口、社会不满情绪的宣泄处以及贫富对立的活写照,更变成统计数据和政策信用的试金石。
这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四年长熊之前的中国股市,国有股减持失败之时几乎达到天怒人怨的地步,股市成为圈钱、抢钱、欺诈的代名词。说起来,房地产与股市在本质上确实有相似之处,这两个市场都便于资本运作,都是经济泡沫载体,并且都有一头通国家金库、一头通百姓钱袋的大吸管,将巨大的利益源源不断地吸到相关利益阶层的私囊中的便利条件。因此,在证券市场清理整顿暂时告一段落后,清理整顿房地产市场自然被提上议事日程,否则,不仅将使资本市场目前已取得的成绩前功尽弃,而钱颖一等人财政联邦主义的美妙设想也会衍变为财政割据主义与市场割据主义,相比而言,后一种前景更为可怕。
总体而言,中国的房地产业已经异化为“癌变”的资本游戏场,其游戏规则与获取利润的手段与证券市场毫无二致------以距离官场的远近测量商人的敛财能量,以空手套白狼的手段来检验银行的愚蠢程度,以毫不留情的攫取手段测量普通投资者的耐受力。
积怨非止于一日,促使政府目前如此坚决地挤去房地产泡沫的原因,主要是结在房地产这根藤蔓上的尾大不掉的游离于预算之外的大笔地方政府资金,以及在这笔灰色资金掩盖之下的急剧膨胀的地方政治腐败势力,和由于房地产而迅速集聚于金融机构的巨大风险。可以说,中国内控机制本就不佳的金融机构已经难以禁受房地产业的轻轻一弹。
房地产业全国性的急剧膨胀始于1998年开始实行的房改。当然,这并不能证明房改是错的,但在房改中是深植下的投机基因是大错特错的。从房地产到教育、医疗,三大产业的市场化走过了同样的投机之路,因此同样面临再次转型的痛苦氛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