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rk

York's Blog

  博客中心 :: 首页 :: 新随笔 :: 联系 :: 聚合  :: 登录 ::
  72 随笔 :: 62 文章 :: 79 评论 :: 0 Trackbacks
Cached @ 2025/4/28 14:20:25Control ASP.skins_cogitation_controls_blogstats_ascx
<2025年4月>
3031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123
45678910

留言簿(6)

随笔分类

随笔档案

文章分类

文章档案

相册

Finance

Internet

SAP

Seach Tools

搜索

最新评论

阅读排行榜

评论排行榜

Cached @ 2025/4/28 14:20:25Control ASP.skins_cogitation_controls_singlecolumn_ascx

  据说,人这一生至少会有一次暴富的机会,但99%的人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与财富失之交臂,这话我以前不信,但后来,现实经历告诉我,不能不信。

  我们家第一次暴富的机会发生在我父亲身上。父亲是个大学教师,一辈子清贫,到五十五岁时,迎来的他一生中唯一的发财可能。

  那是1992年初,上海,所有炒过股的人都知道的,一次平民暴富的机会----股票认购证的发行。

  父亲是理工科出身,本身对数字敏感。在朋友的介绍下,之前对股市略有了解,但因没什么资金,在二级市场上看多做少。

  上海认购证发行的时候,父亲因为写一本书,正好在上海出差。了解到这个情况,就和他的二位朋友商量,准备每人出1000元,共3000元,购买100张认购证,如果中签了,利润均分。

  当然,1000元,是一笔不小的资金,即使父亲是一位大学教授,月工资也没到200元,且此次又非他一人的行为,所以他十分谨慎。

  认购证发行的第一天,他就上街去实地考察,意外地发现门庭冷落,满大街的认购证无人理睬,如同废纸,于是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严重的怀疑。在上海的街头来回走了六个小时之后,掏出30元买了一张尾号为555的认购证。他想,这个号码,估计中签的可能性很小,30元,比如我这次出差补贴没有了。

  坐火车回到家之后,他把市面上的情况告诉了另二位朋友,结果是一人未买,另一人较年轻,胆子大,买了10张。

  第一个中签号码摇出来了,是个位数,父亲知道自己大错特错了,中签率最少有10%!如果按照原定计划买100张,起码有10张中签,父亲追悔莫及。

  更让父亲难过的是,他发现这一切是可以推算出来的。新股的发行量当时公布是8只,每只2000—3000万股不等,也就是说,总发行量(取中值)为2亿股。新股认购价大概在4元左右,而上市后的价格在12元以上,一股有8元的利润。2亿股,总利润16亿。

  30元一张的认购证,只有买出去16亿/30=5000万张以上,成本与利润才打平,认购证会发行5000万张以上吗?

  此次认购证发行,国家事先在报纸电视上未做宣传,认购者以上海本地人为主,上海的城市人口(不含郊县)为600万,5000万张,意味着平均每个上海人要买9张以上,以发行第一天的冷清,平均每人买一张就算很不错了,那也不过600万张。这样的话,一张认购证产生的利润是9倍于成本。

  人最难过的不是没有遇上机会,而是机会就在你面前,你却抛弃了自己最擅长分析能力,凭着经验和表面现象判断错了方向!

  父亲想,就算我当时想不到精确计算的方法,怎么连“人舍我取”这样简单的道理都不懂了呢?国家不会因认购证发行的少就撤消新股发行,这样认购证的发行情况越不好,说明中签率就越高啊!

  最后的事实是,国家将那次的新股从8只增加到了50多只,一张认购证的利润远远不止9倍,而是达到了绝无仅有的240倍!如果买一组连续的号码,每张认购证上的平均利润约为8000元。也就是说,如果父亲他们三人,按照原来的计划买100张,至少可赚80万元。

  父亲的那张555,运气还是不错的,中了一只爱建股份,在高位抛出,赚了13000元,这钱,成了他日后在二级市场搏杀的原始资金。

  在这之后的十五年,父亲成了祥林嫂,一说起认购证就痛心疾首,但机会走了,就是走了,父亲,也不过是1992年的冬天,成千上万个后悔的股民中的一员。

分享按钮发布于: 2006-12-01 12:09 york 阅读(927) 评论(0)  编辑 收藏

评论

标题
姓名
主页
内容 
  登录  使用高级评论  Top 订阅回复  取消订阅
[使用Ctrl+Enter键可以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