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大涨也带动了基金销售的火爆,最近,到银行买基金又得排长队了。不过,记者发现最近在不少地方还出现了多种境外基金,他们宣称的年投资回报率高达百分之几百,对此中国证监会和中国证券业协会专门发出了风险警示。
警示公告表示,证监会从没有批准过任何境外基金在中国销售,投资者购买基金要到合法的销售机构购买,比如基金公司或者银行等代销机构。
中国证券业协会副秘书长钟蓉萨说:“非法基金大多是以高额回报来吸引投资者去购买他们的产品,实际上这些高额回报是很难在现有的市场情况下去实现的。提醒投资者合理地、理性地去参与证券市场。证监会也会采取各种措施打击和取缔非法基金。”
中国证监会还提示,所有合法的基金销售机构名单,投资者都可以在中国证监会网站或者中国证券业协会的网站上查到。投资者不要通过个人、非法销售机构以及未经批准的网站购买基金。
中国证监会网站:www.csrc.gov.cn 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www.sac.net.cn
记者调查:450天赚300%非法境外基金神话
那么,那些非法基金是如何销售的呢,记者在探访过程中,就遇到了一个名为“瑞士共同基金”的境外私募基金的推销人员,他们宣称自己的基金投资450天收益率就能达到300%,哇,这么厉害,这不就跟天上掉馅饼一样吗,来看记者报道。
这位姓吴的推销人员首先向记者介绍,瑞士共同基金的公司成立于1948年,一年前开始进入中国,据他的了解,现在内地各省市募集的资金规模已经达到上亿 元。当记者表示感兴趣的时候,他马上推荐了一个个人网页,网页宣传表明:投资450天,300%收益率。这个吴姓人员表示,该基金投资起点非常低,只要 1030美元就可以参与,其中1000美元是投资,30美元是管理费。当记者表示没有美元时,他马上表示,用人民币就可以,而且必须是通过他来投资。
瑞士共同基金推销人员吴先生说:“全是在网上的,都是拿人民币来买,收益率也是有保证的?对,都可以保证。现在这个项目已经两年了,一直都是这样一个返利的方式,都很正常。”
当记者想了解投资方向是,这位吴先生表示他也不知道。
瑞士共同基金推销人员吴先生说:“我也是投资的,具体投资什么项目没法告诉我们,它属于私募基金,我也不知道。”
据记者调查,投资这个基金都要输入一个交易人编号,也就是介绍人的代码,这样,介绍人就可以从中抽取佣金。如果这个投资者又介绍了别人来投资,那么介绍 人就可以抽取两次佣金,依此类推,这种基金的销售模式基本与传销中比较典型的双轨制类似。所谓的投资回报,可能就是发展下线的利润。记者就瑞士共同基金向 中国证监会进行了查询,得到的回复是瑞士共同基金从未经中国证监会审查备案。
尚无合法身份“私募集金”须提防
记者在网上还发现了、很多打着海外私募基金名义的投资项目,对此,证监会官员今天表示,这些项目实际上、都是一个个骗局。
辽宁省抚顺市的伊林就是一个受害者,一个名叫金手指的投资集团在网上宣称,投资他们的基金回报率高达200%,伊林于是投入了6万多块钱。但是钱投进去之后,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伊林说:“早晨8点多钟上网还能打开界面,然后等到10点多种,金手指投资集团这个界面就打不开了,我心理就没底了。”
除了伊林,他的女朋友也上当了。
伊林的女朋友说:“我把钱给了他(上家)以后才发现,他也不知道上家是谁,从来就没有见过面。”
私募基金目前在国内还没有合法地位,但是在国外是合法的,但是记者调查之后了解到,即使是国外的合法私募基金,也不会向公众进行大规模的募集,而且他们的投资起点都很高,一般都在人民币100万左右。
建信基金管理公司副总经理何斌说:“不能大规模向散户推销,对投资者资产、收入、从业经历都有要求。”
联播观点:地下基金为何能“忽悠”投资者?
私募基金的存在早是公开的秘密,它们甚至已经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一股能够呼风唤雨的力量。但这样一股力量在法律上却没有合法的身份,投资者在证监会、工商 局和公安局都查不到私募基金的相关信息,这种半明半暗的状态给了那些地下基金行骗的空间。在最近一段时间的股市调整中,不少投资者追涨杀跌、手足无措,缺 少投资知识的不足暴露无遗,这样一群投资者很难经得起地下基金的忽悠。要减少地下基金兴风作浪的空间,一是要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二要加强对私募基金的规 范,让它们化暗为明、规范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