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5日

好想找一家物流企业干干,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呢,还是缘于这几年干企业信息化,上学时学习的是管理课程,但什么是管理,一地鸡毛,除了记住了几个人名,背了一些观点之外,什么都没学到,毕业的时候感觉很茫然,就像入学的时候感觉是金条的东西突然之间变成了卢布了,唉!

然后到了公司应聘为程序员,写管理程序,其中很多都是些科技项目,公司为了应付客户的,客户呢也不实际使用,掌握了一些程序的技能之外,每什么提高,后来开始去电厂出差,实施项目,其实是做项目的后期收尾,配合用户的想法做些事情,这个时候真的接触到了些管理,特别是学会了做事情要先易后难,最重要的是完成任务这个道理,企业管理么,学会了库存管理方面的东西,也不完善。

05年考虑新的发展,离开了那里,到了新的单位,立刻接触了新的平台,国外的软件,开始了在另外一个电厂的实施,感觉软件不错,电厂也是新电厂,很好吧,偏偏天宫不作美,电厂的生产老停顿,没办法儿啊,加之软件厂商给的培训也不到位,后悔啊,后悔啊,打好的时光都浪费了,假如上天在给我一个机会的话,我一定把哪个厂做的非常好。那个时候,对管理开始初步有些概念,也开始想看那些方面的书籍,去研究一些东西,项目的失败其实在我们项目小组的心中还是留下了不小的阴影的。

后来来研究ERP,开始去供电局实施,这个时候,对什么是管理,信息如何帮助人工作,越来越模糊了,看的书更多了,接触的资料也更多了,从战略管理,到企业管理,到管理信息化。参加项目的过程中对也参加了对底层操作人员的培训,对中层领导的支持培训,教操作人员用软件,用计算机,教中层领导用查询,用审批,但这就是管理么,很迷茫。

所以阿,我很想找一家企业去干,深入地去体会什么是管理,如何利用信息化去实现管理的,要找家外企,最好是比较牛的外国物流企业,深入地去体会几年,不怕从最底层的干起,一步一步,我争取干到总经理助理,然后再回来干信息化,搞咨询,那简直就是如履平地了,呵呵呵。

posted @ 2008-12-05 16:13 tao_bell 阅读(1473) | 评论 (1)编辑 收藏
 

来现在的单位已经3年多了,三年来,换了3个部门,换了3种领导,但唯独现在感觉到丝毫没有归属感,不知道自己前进的方向,更准确的说是不知道公司给我规划的前进的方向,一句话概括:没有压力,没有动力。

老婆怀孕了,我也申请结束了出差的日子,回到了公司,坐在工位上,没有工作安排,没有领导分任务,真是难得的清闲阿,可清闲之余,也感觉很无聊,这样浪费生命真的很没意思。回想这一年来,从自己被派到外地出差那时刻开始,就开始了自生自灭的日子,公司给我们的任务就是配合工作,关于如何配合,达到什么程度,配合的过程中的工作是什么,完全没有说明,在那样的日子里,我们被号称外企的咨询顾问们施舍着过日子,作为一个有危机感,整天没事儿找事儿的人来说,自然而然外企顾问们给的那些活儿是干不饱的,于是,就自己搜集,自己整理着资料,自己学习着。

前些日子,用了一个月时间准备PA认证,感觉这段日子过得还是有意思些,这段日子目标很明确,就是通过考试,过程也很明确,就是看书加练习和讨论,有了目标自然就有了动力,于是乎每天工作14个小时,终于顺利的通过了考试,可以说付出终于有了回报。对比现在,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真不知道公司是怎么想的。

先说发展规划:公司对招聘进来的人要负责人,公司起码要维护一个公平的舞台。首先从大的地方着手:公司战略,部门呢根据公司战略制定自己部门的发展战略,根据战略制定年度发展规划,进而制定目标,部门有了目标,就要落实到部门中的领导和员工,领导应该明确的把部门的年度计划明确告诉部门的每个员工,给员工树立目标,这样,员工才会有动力,才会出成绩,员工都出了成绩,部门的效益自然而然就突现出来了。另外,人们完成了既定的任务,自然会有成就感,其实很多时候是个人成就感,组织认同感才促使一个人留在公司的。

再说薪酬:公司应该为员工制定有影响力的薪酬,我们是三产,不比外企,不比外企,比比同行业的私企业可以啊,公司靠什么留住人呢,除去前面给了人足够的发展空间,就是报酬了,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那一样不花钱,再说了眼下要生儿育女,要养老人,要供房子,我们不说自己多伟大,至少在同等条件下,另外的地方可的比这里高,我不会停留在这里。

再说沟通:在公司里面,我们几乎没有和直接领导说话的机会,没有电话,没有邮件,不知道领导需要我们干吗,有时候真的在想:这是我的公司么,怎么这么陌生哦。更没有和上级领导谈话的机会,好多人抱怨公司的会太多,可在我们这样的公司里面,我们没有会,没有沟通,不能每天开个会总结总结,至少每周开一次会吧,每周没有,每月也没有,领导把我们遗忘了,我们也忘记了领导长啥模样了。怎么回事呢,领导在忙自己负责的项目,更像一个项目经理,不是部门的经理;所以说,要想组织一个高效的团队,要想团队的凝聚力强,良好的沟通是必须的,让每个人明确自己的位置,可以施展自己的抱负,这样才能造就一个良好的,有战斗力的团队,看多好啊,为了这个目标每周抽出一天的时间来进行沟通难道就这么难么?

在说企业文化:无论制定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对人的需求都是至关重要的,吸收人才、培养人才、锻炼人才、留住人才,这四步曲中,最终要的是留住人才,如何做到这一点呢,综合前面所说的,总结一下就是:计划+落实 --> 承诺+兑现。衷心地希望有关领导百忙中能抽时间考虑一下这些问题。

posted @ 2008-12-05 14:47 tao_bell 阅读(1145) | 评论 (0)编辑 收藏
 

我能为你干什么,小到一个人,在到一个群体,一个公司,一个社会。

这些天,这些想法一直在我脑袋里面绕来绕去,却一直没有找到自认为比较合适的。

昨天从电视上看到一个消息:说有一个封闭的山村里,人们靠从山里背出玉米来卖挣钱,生活十分贫苦,世世代代。

直道有一天,外来的人发现山上蕴藏着丰富的钛资源,山村沸腾了,外面的人跋山涉水的想过来,搞开发,人们富裕了,还为国家解决了资源问题,人们不禁感叹,真是抱着金饭碗去要饭阿,可能好多事情都是这样吧,因为你不知道,你看不到,可能机会就在身边,你却苦苦的去寻找。

上学的时候老师讲过很多市场细分的管理理论,当时真是向听小说是的,没有深入的想一点点。我想,我们可能都需要进行市场的细分,对自己进行细分:找出我们还能做什么,我们最擅长的是什么?在看看别人需要什么,这样,可能就能发现一些亮点吧。

我分析一下我自己,我管理专业毕业,有6年的电力行业信息化从业经验,多个大型项目的实施工作经验。我能为你做这些事:

   1、我能教你熟悉计算机,(呵呵,这个很简单吧,事实上我们很多时候在教用户使用计算机,不管是最底层的用户,还是中层的领导,还是高层的决策者;在熟悉的同时,我能教你使用软件系统,如何简化、方便你的工作;)

   2、我能教你使用网络,(局域网/互联网,能帮你规划/组建一个网络,能帮你构建一个邮件系统,一个小的企业或许刚刚组建起来,是否需要一个局域网络,是否需要一个集团办公电话.....,我可以为你提出建议)

  3、如果你一个中层管理者,我能与你一起讨论管理问题(供应链管理、优化:需求如何提报 / 审批如何进行 / 如何优化供应链的流程 /  如何规范供应商管理评估 /  如何进行基础数据的规划整理 ....)

  4、如果你是高层领导者,那我只由听你的份了,呵呵,就像我的名字,我只能算半个资深顾问,看我能帮你做什么,顾问的三个层次:产品顾问,咨询顾问,专家顾问,我觉得我还是在咨询顾问的阶段徘徊,但我真的希望和你们交流,你会学会我的,我会学习你的,双赢么。

 5、 如果你是信息管理人员,如果你想熟悉软件产品能够做些什么,如果你想学习MM的知识,如果你想过PA,呵呵,我可能最能够提供帮助了,我刚通过么不久,这些天也指导了不少人,如果有需要,很愿意帮助。

        总结一下,以上就是我能做的,需要帮助的请QQ 51870486,或  E-Mail: wanglian_zhong@163.com

posted @ 2008-12-05 11:31 tao_bell 阅读(1364) | 评论 (0)编辑 收藏
 

不知道大家是否读过小狗钱钱的故事,作为一本理财的启蒙书籍,读了让我深有感触。

不知道你是否在为自己找不到好的挣钱的路子而发愁,

不知道你是否整日为了还清房子贷款而节衣缩食,

不知道你是否对理财的概念还很模糊,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也建议你来读一读。

当我读完了这本书,我也开始制作我的梦想储蓄罐,我也开始写我的成功日记,我也开始寻找我的挣钱之路。

挣钱有两个原则:第一:从自己最熟悉的开始,第二:找最能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事情开始。坚持这两个原则,你就能够发现挣钱的道路。

当然,好的商机的发现绝对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需要你去寻找,去发现,怀着敏感的申请去发现,敞开你身体的每个细胞去接收。

往往我们生活的空间是比较封闭的,家-路上-公司,这样的模式给我们认识这个社会,发现社会的需求很大的障碍,所以要想更快的找到就是多交流,走出去。

今天就写到这里,希望读此书一起探讨的人请给我发邮件,或加QQ 51870486

posted @ 2008-12-05 11:07 tao_bell 阅读(1072) | 评论 (0)编辑 收藏
 

PA认证之路

 

我想将几点心得体会首先写出来:

第一:预习,听老师讲课之前,最好能预习,知晓本次课程的重点难点,有的放矢。

第二:复习,保证每本书讲完了都要用课余和周末的时间完成课堂内容的通读,这遍只要求理解,不要求死记硬背。

第三:练习,当堂的练习必须全部完成,练习可以加深理解,强化记忆,做完后对照标准答案进行检查。

第四:习题,课后习题相当重要,考前必须作两遍以上,第一遍可以在书上作,第二遍可以在PPT上作,其他途径的题目可作可不作,参考的意义不是很大。

第五:看图,色彩鲜明的图形可以帮助你更愉快的记忆和接受图形的内容,SAP的图形制作的很不错,将该表达的内容全部清晰的表达了出来。

第六:信心,一定要制订复习计划,并且考前完成计划,这样会很有信心的去考试。

第七:休息,不管途中你如何熬夜,考前一定要有充足的休息时间。

补充:考前一定要找时间把Solution Manager 的东西再看一遍,除非你在这方面是大牛。

后面呢就像流水帐了,记录着从培训到考试的前前后后的过程。我想大多数通过培训考PA的人可能都是会沿着大概相同的过程走过来,所以可能会有些参考的意义,但如果再让我走一遍,我绝对不会像第一次这样。

很早就盼望着这次培训的机会,国庆节过后,机会终于来到了。培训中心为我们准备非常好的学习环境,并聘请了经验丰富的任课教师。说真的,刚拿到4套教材的时候,粗粗的浏览下目录,其中半数多的东西在项目中使用过,心里并不感觉到有太大压力,系统的学习就在这样的状态下展开了。老师讲课的速度基本上每天一百页,老师留了充足的时间给我们当堂做课后练习题。

四本书从内容分布上讲:前两本讲采购,第三本讲库存管理,第四本讲后台配置。从难度上讲:第一本书较简单,讲的都是日常项目中能用的到的东西,所以听起来难度不是很大,算是对知识的查漏补缺;第二本就较复杂了,涉及了很多新的知识,很多项目上没涉及到,比如自动采购订单。也有些非常抽象的知识,比如发票校验,项目中这一块儿都是放在财务模块,第二本书学完后,感觉思路不是很清晰了。因为我们是一次性讲完课,第三本马上就开始了,这本书主要讲库存相关的内容,与实际的关联性较强,除去最后的消息处理内容,大部分还是好理解的。第四本主要讲解物资管理与财务管理的集成,这部分内容在项目中一直理解的不是很好,通过老师的深入浅出的讲解,很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为期四周的培训,开始一周感觉时间过得还较慢,后面三周真如白驹过隙,眨眼之间到了尾声,第四周只用了三天的时间,关于Solution ManagerSAP Overvew的内容,老师给了些资料自己看了一天。因为考试预约的时间是117号周五下午,所以满打满算我们有7天半的复习时间,最后的复习阶段开始了。

培训的时候我们老师讨论如何才能通过,不老师还是前面通过的学员都重复一个道理:多看书,至少要看四遍。我把四本书摆在前面,发现第一遍还没看完呢,顿觉压力巨大,为了保证复习的进度,我做了如下的计划:

Ø         从周五到下周一每天一本,通读全书,完成第二轮的复习,这次复习主要是扫清不理解的地方,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

Ø         从周二到周三,完成第二轮的复习,主要针对每章的重点进行,另外再拿出一部分时间来做练习,融会贯通。

Ø         周四用一天时间看图,将所有的图全部浏览一遍,强化记忆。

首先我从自己感觉印象最浅的第二本着手,周五周六两天过去了,才啃完,这本书看的确实比较细,但没赶上进度。周日开始看第一本,加上有一些其它的事,一天的时间,只看了少半,感觉按这样的进度下去,肯定看不完了,当时的心里的滋味真的不好受。

回顾了一下这几天的复习过程,我们是集体复习的,大家进度不近相同,快得已经全看完了,经常会发起一些讨论,看书又需要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所以效率不是很高,甚至有时候半天只能看100页,于是我改变了复习的方法,早上6点准时起床,趁头脑最清醒,迅速的阅读,这样下来,到中午的时候已经看了近300页了,中午乘地铁去单位,一来出来透透气,二来在单位附近解决午饭,来得路上还可以对上午的内容进行回顾。到单位以后可以针对重点难点的问题参加大家的讨论。晚上回到家吃过饭做简单的休息,从9点到凌晨2点,充分的时间保证了每天看完一本书。

按照这样的安排,周一、周二、周三上午过去了,我终于扫完了第二遍书。周三下午去了单位做练习题,一下午的时间,作了60道题,这些练习题是从网上找来的,题目的思路还好,能够兼顾知识点和前后的章节,但题目的答案不敢恭维,于是作完了这个就没与再作其他的,感觉没有时间再通第二遍了,于是放弃第二遍,开始看图了,

看图的过程根看书的感受很不同,可能是因为书本上的图是黑白的,有些色彩体现不出来,ppt的图形是彩色的,很直观,所以看图形的时候感觉很新鲜,印象也很深刻,并且遇到不是很清楚的地方,立刻找书来阅读,过程中也算是完成了第三遍的重点阅读。终于在周五的上午10点的时候,完成了所有计划的内容,说真的当时的心情是比较舒服的。

约了一起考试的学员,向考试地点-永安里地铁进发了,在地铁口的麦当劳搞定了午饭,为了防止犯困,还喝了咖啡,很苦的那种黑咖啡,不过说真的很见效,考试过程中一直没犯困。考试处的工作人员之前留了几分钟时间给讲解了答题的注意事项等等,一点钟考试准时开始了,都是选择题,也没有什么选择余地,于是从前到后开始答起来。做题的过程中会有紧张,另外屋子比较热,有时候头上还会冒汗,不过紧张确实会干扰你的判断力,我在做完一遍后检查的时候就发现了自己在第一遍犯了好几个可笑的小错误。我在3点钟的时候将所有题目答完了,有一个小时的时间从前到后的又过了一遍,3个小时的考试时间是比较充裕的,我问了其他几个人,也都是2个小时左右答完题目。又过了一遍,感觉大多数题目心理还是有底的,除去很特别的5Message的题目和几道Solution Manager的题目,其他感觉都还好。还有一分钟了,交卷,分数立刻就出来了,Congratulate PASS,看到这几个字,心情立刻轻松了下来,一个月的紧张忙碌,划上了一个完整的句号,心情很轻松,身体确很疲惫,正好周末了,该回家睡觉去了。

之后有时间的时候我又将书翻了翻,发现又有许多新的收获,且是紧张的应考阶段不能体会出来的,于是感觉到PA认证只是开启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了在MM的范畴内SAP到底能干啥,但将这些融会贯通,为我所用,确是一个PA认证远远不能包含的,需要我们在更深更广的层次去探索、去学习、去应用。

最后,执此向为我们筹备这次培训的各位领导,向为我们仔细认真讲解的瞿老师,向我们的领导和同学表示感谢;向为我们提供培训支持的同事们表示感谢;向一起辛勤奋斗,激烈讨论的学员们表示感谢;希望上面这些流水帐式的文字能对后面的人有那么一丁点儿的帮助。

 

 

有需要帮助的人请加QQ 51870486 一起探讨,共同学习。

posted @ 2008-12-05 10:58 tao_bell 阅读(1150) | 评论 (0)编辑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