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ttyboy0

学无止境!!!
posts - 6, comments - 12, trackbacks - 0, articles - 0
Cached @ 2025/4/26 5:20:41Control ASP.skins_habahaba_controls_blogstats_ascx

导航

<2007年5月>
2930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12
3456789

留言簿(1)

随笔分类

随笔档案

文章档案

搜索

  •  

最新评论

阅读排行榜

评论排行榜

Cached @ 2025/4/26 5:20:41Control ASP.skins_habahaba_controls_singlecolumn_ascx

2007年5月9日

什么是RFID?

[摘要]什么是RFID技术,基本工作原理和组成部分是什么,是什么让零售商如此推崇RFID,什么是RFID的典型应用,RFID中国论坛,提供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应用解决方案及电子标签原理的相关信息
   什么是RFID?自2004年以来,与RFID技术相关的文章在各个媒体上不断涌现,相关的报道让这个历史其实并不短的技术在短时间内成为国际追逐的焦点。从全球巨型商业帝国沃尔玛,到国际IT巨头IBM、HP、微软等等,从美国国防部到中国国家标准委,全都在RFID魔棒的指挥下舞蹈起来。

  RFID是什么?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即射频识别,俗称电子标签。

  什么是RFID技术?

  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 操作快捷方便。

  埃森哲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弗格森认为RFID是一种突破性的技术:"第一,可以识别单个的非常具体的物体,而不是像条形码那样只能识别一类物体;第二,其采用无线电射频,可以透过外部材料读取数据,而条形码必须靠激光来读取信息;第三,可以同时对多个物体进行识读,而条形码只能一个一个地读。此外,储存的信息量也非常大。" 

  什么是RFID的基本组成部分?

  最基本的RFID系统由三部分组成:
? 标签(Tag):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
? 阅读器(Reader):读取(有时还可以写入)标签信息的设备,可设计为手持式或固定式;
? 天线(Antenna):在标签和读取器间传递射频信号。

  RFID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什么?

  RFID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并不复杂: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Passive Tag,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Active Tag,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解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是什么让零售商如此推崇RFID?

  据Sanford C. Bernstein公司的零售业分析师估计,通过采用RFID,沃尔玛每年可以节省83.5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是因为不需要人工查看进货的条码而节省的劳动力成本。尽管另外一些分析师认为80亿美元这个数字过于乐观,但毫无疑问,RFID有助于解决零售业两个最大的难题:商品断货和损耗(因盗窃和供应链被搅乱而损失的产品),而现在单是盗窃一项,沃尔玛一年的损失就差不多有20亿美元,如果一家合法企业的营业额能达到这个数字,就可以在美国1000家最大企业的排行榜中名列第694位。研究机构估计,这种RFID技术能够帮助把失窃和存货水平降低25%。

  RFID技术的典型应用是什么?

  物流和供应管理
   生产制造和装配
   航空行李处理
   邮件/快运包裹处理
   文档追踪/图书馆管理
   动物身份标识
   运动计时
   门禁控制/电子门票
   道路自动收费

posted @ 2007-05-09 08:08 prettyboy0 阅读(2816) | 评论 (7)编辑 收藏

       麦肯锡公司近期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实现信息系统向基于服务的架构(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转型与向数据中心引入精益生产原则,这两件事情是2007年CIO界的新“时尚”。

  此番调查的对象是来自北美公司中的CIO和其他IT高管。在受访者中,有64% 的人会在2007年为企业建立基于服务的IT架构,而28% 的人则表示他们已经或者准备将精益生产的原则引入数据中心。报告还指出,以往,企业引入技术来整合资源,从外部资源整合到全面整合,通常需要好几年。而现在,这个时间已经缩短到不足一年。

  这股时尚风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呢?

  第一层内涵是企业希望世界更“平”。基于服务的架构能让企业的IT 系统更加“灵活、开放和高效”,能让不同的信息系统实现轻松对接,能让企业内部以及不同企业之间的沟通更为顺畅。采用基于服务的架构,意味着企业意图打通拓展更广阔甚至是全球市场的“任督二脉”。

  另一层内涵则是与战略有关。麦肯锡的这份报告指出,在过去的10年至15年间,企业的数据中心成长迅猛,它们需要大型资产,会消耗电力,还需要技术高超的人力资源,这都需要企业付出巨额的金钱。2007年刮起的“精益风”则说明,随着企业在战略上对IT 的倚重,IT与运作和业务融合的程度日益加深,企业分配的资源也越来越多,甚至多到了需要考虑成本比重的程度。这背后的意思是,企业尽管依然重视IT,但已渐渐从“烧钱”的狂热中清醒过来,IT战略从“跟风”走向理性。

  对CIO来说,这股时尚风带来的是好消息。若要世界更“平”,不同“板块”之间就需要更多接口,IT系统需要更为统一的全球标准,这正是CIO大展拳脚的时候。而对IT战略更为理性的认识,也能避免泡沫造成的繁荣崩溃后,企业对CIO不公平的指责。

  不过,在中国情况有所不同。后起之秀在新技术、新趋势的应用上往往要比先行者顺利,但是,他们会遇到三步并作两步走,步伐零乱的问题。具体到中国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上,也就是整体发展落后与发展趋势国际同步之间的矛盾。中国ICT研究咨询机构计世资讯(CCW Research)的分析师曹开彬认为,中国企业的信息化依然处于“人治”状态,随意性比较大。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信息中心主任何雨生在工作中体会到,大部分的企业还没有做到根据企业战略来制定IT计划。这种落后的状况并没有阻碍SOA成为企业信息化的新宠。在中国,这种基于服务的架构已经红火了好几年,被视为IT系统的未来。上海家化副总经理王茁认为,“CIO采用新技术和新理念的动力有两个,一个是希望,一个是恐惧”,也就是说,如果采用新技术,情况可能更好,如果姿态太保守,CIO也许会丢掉自己的饭碗。可是,王茁也许没有想过,恐惧可能还应该来自对于新技术应用失败的担忧。

  对于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中国家,这种情况几乎不可避免。尚在蹒跚学步,就已经被迫需要跟上大人的脚步,每走一步都需要更多气力和更强的自控力。有所为,有所不为,至关重要。拥有清醒的头脑,这也许是中国的CIO们在未来最需要的素质。

资料来源:http://www.ciotimes.com/ReadNews.asp?NewsID=17355

posted @ 2007-05-09 08:01 prettyboy0 阅读(2028) | 评论 (1)编辑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