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ypeng313

SAP学习心路历程

  博客中心 :: 首页 :: 新随笔 :: 联系 :: 聚合  :: 登录 ::
  5 随笔 :: 1 文章 :: 2 评论 :: 0 Trackbacks
Cached @ 2025/4/26 5:44:01Control ASP.skins_cogitation_controls_blogstats_ascx
<2008年4月>
3031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123
45678910

留言簿(0)

随笔档案

文章档案

搜索

最新评论

阅读排行榜

评论排行榜

Cached @ 2025/4/26 5:44:01Control ASP.skins_cogitation_controls_singlecolumn_ascx

从气宗和剑宗之争看ERP

                                        摘自   作者: 老木(wood9999@163.com)

摘要:从气宗和剑宗之争,看企业的管理――内功和软件的功能――外功

 

看过《笑傲江湖》的朋友,肯定记得华山派的剑宗与气宗之争。关于孰高孰下的论述,其中有一段尤为精彩:‘华山一派功夫,要点是在一个‘气’字,气功一成,不论使拳脚也好,动刀剑也好,便都无往而不利,这是本门练功正途。可是本门前辈之中另有一派人物,却认为本门武功要点在‘剑’,剑术一成,纵然内功平平,也能克敌致胜。’而令狐冲是内外兼修之后,才成为真正的武林高手。内功与外功这明显的是同一个硬币的两面,其实少了哪个面都不是硬币了。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自然会有不同的结论。

同样的,我们可以看看在ERP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同样的现象。如果我们把企业的管理,看成是内功,软件提供的功能,看成是外功。那么最好的情况就是管理与软件相辅相成,最差的情况就是烂成一锅粥。

如图所示:

 

我下面不妨举例说明:

1、              内功外功都高的:比如NISSAN,企业推行JIT的生产方式已经很有成效,但是NISSAN认为看板不适合其管理,对于削减库存水平没有帮助,所以推行了SAP。到目前的结果是:其生产线的柔性程度比TOYOTA还要高很多,对市场的变化的适应能力要更强。

2、              内功高外功差:华晨M1汽车OPPLE灯具在企业运行初期,推行的都是国内某大型财务软件集团的ERP,在运行一段时间以后,发现该软件无法满足其现在的管理要求,于是最后都更换成了SAP。对于这样的企业,有扎实的管理功底,如果没有好的软件来支持,很多管理上的细节需要人工处理,在信息沟通上会造成很大的障碍。也就是说内功好,外功差,还是无法有效的击败敌人――-去解决问题。

3、              内功差外功高:1980年代,一批大型国有企业上的MRPII就是典型的例子。企业耗费巨资上的软件,有部分甚至上的是SAP,但是无非是把上软件作为一个政绩工程,或者捞钱的手段。软件没有上线,或者上线后成为摆设,或者成为企业运行的累赘的现象比比皆是。虽然很多企业的管理基础其实还是不错,但是缺少改善的动力。也就是说内功还可以,就是不想练,结果必然是堕落成庸才。

4、              内功差外功差:这个现象以1990年以后私人企业实施某些国产软件为代表。糟糕的现象是:企业总是希望上了ERP,就能发生质的飞跃,这就是当年普及ERP的后遗症;好的现象是:企业已经开始对ERP实施后的效益产生了怀疑,对ERP投资和回报的思考,这无疑是向对ERP正确的认知迈进了一大步。在中国目前实际的情况是,私人企业的管理水平普遍停留在科学管理的初级阶段,甚至是史前时期;国产ERP软件的水平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即使是用友的U8系列和金蝶的K3,也是让人不敢恭维。仅仅强调和提高一方的作用,是不恰当的。也就是说:内功和外功必须都要重视。

 

对于企业自身来说,管理――内功是基础,软件的功能――外功是解决方法。从我上面的举例可以看出,内功好,企业还是可以生存和发展的,用什么样的外功招式来解决问题,只涉及到一个管理成本的高低;但是内功差,企业只能在生存线上挣扎,不过能用好的外功招式来解决问题,无疑也是一种好的选择,可以为企业后续的发展打下基础。

分享按钮发布于: 2008-04-25 11:01 joypeng313 阅读(1451) 评论(0)  编辑 收藏

评论

标题
姓名
主页
内容 
  登录  使用高级评论  Top 订阅回复  取消订阅
[使用Ctrl+Enter键可以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