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上海高房价不断走跌的情形相反,一向走势平稳的深圳房价涨幅创出新高。据深圳房地产研究中心公布的房地产市场发展报告,2005年1~3季度,全市商品住宅均价为6639.64元/平方米,同比上涨12.18%。其中供应量最大的宝安、龙岗两区同比增长30%。据世联地产统计,10336元/平方米———这是深圳2005年10月份新开盘项目的均价。
急速上升的房价,提升了市场投机的心态。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深圳购房投资比例大概在17%,接近上海,也迫近20%的国际警戒线。不少人发出了深圳会否成为下一个“上海”的担忧……
截至2005年11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6.8%,涨幅比10月份高0.2个百分点。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8.3%,涨幅比10月份高1.1个百分点。
工作一年,积攒下来的钱还不够买几个平方———目前不少年轻人面临这样的窘况。
因买房而产生这些郁闷的年轻人,在中国的大中城市里随处可见。他们有的要么租房住,要么靠家里人的鼎力资助。虽说自强自立的意识从未停过,但无奈之下还是接受了“嗟来之食”。
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张跃,北京市建设部门的工作人员。单位的福利分房没赶上,面对远远超过其购买能力的高房价,他感到迷惘而无助:难道安分守己地勤勉工作,真的换不来一套房子吗?难道真的要穷尽一生,为一套房子而负债累累吗?
对于老百姓来说,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究竟意味着什么呢?网民对此也有着一个大概匡算:
假如我是工人,没有下岗,一个月拿800元钱,不抽烟、不喝酒、不结婚、不吃饭。总之,一分钱不花,在房价不上涨的前提下,要买那样的房子,得连续工作 100年;假如我是公务员,混得一般,一个月2500元,不抽烟、不喝酒、不吃饭、还不贪污不受贿,想买那样的房子得熬上3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