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组织的战略计划是涉及到一定时期内组织的发展方向、行动方针以及资源使用方向的运筹计划。一般来说,战略计划具有如下特点。
1.战略具有对抗的含义
战略计划总是针对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及其正在和可能采取的行动而制订的。它突出了本身资源和技术与外界的结合,以及现实的机会与潜在的冒险性相结合。
2.计划过程由高层管理者直接控制
战略计划的制订一般都有三个组织层次,要经过三个循环周期。
(1)组织层次
一个完整的战略计划是组织内三级管理人员——高层、中层和第一线管理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总战略和总政策一般都是由高层管理人员提出。各职能部门和中层管理人员提出自己的职能战略计划和部门战略计划,某些具体的策略计划如那些日常的行动计划则由第一线管理人员提出,并具体执行。
(2)循环周期
每个组织都有自己独特的计划制订进程。一般的战略计划制订都要经过三个循环。在每一循环里,高级和中级的管理人员都要事先与下级的管理人员商量,然后再提出某些设想。计划的程序是一个多次重复循环的过程,每一循环都是在前一个循环提出来的计划设想上,再次进行讨论和修改,以使计划达到尽可能的完善。在第一循环周期中包括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由高层领导人提出组织的总目标和总战略计划初步方案、听取中级管理人员的意见(特别是关于资源调配的意见),二是对各部门目标任务提出要求,在此基础上各部门提出本单位的目标任务和策略,如果高层批准了各部门的目标和策略,第一循环周期即完成;在第二循环周期,各部门(中级管理层)根据自己的目标和任务制订更详细的计划方案,并呈交最高层批准;第三循环周期是计划程序中的最后“预算”循环,高层要求中层部门提出预算方案,中层要求下属各部门提出预算方案,这些方案均由上级领导进行调整批准,经过经理们之间多次交换意见,最高层批准全公司的预算并把可动用的资金拨到各中级层。
从战略计划制订的组织层次、循环周期可见,整个战略计划行动都是由高层管理者直接控制的。在许多组织里虽然有庞大而有经验的专门制订战略计划的人员,在制订战略计划过程中也有很好的循环系统,但是成功制订战略计划的关键仍是高层管理者自己。
3.具有较长远的时间概念
战略计划着重是为实现组织长远目标而选择途径,一般具有较长的时间周期。
4.经营方向的选择是战略的核心问题
一般来说,一个战略包含着四个基本方面:战略范围、资源部署、可能的有利竞争条件以及最佳协同。战略范围详细规定了本组织与社会环境因素之间发生作用的范围,即说明了要达到哪一方面的目标;资源部属要阐明在规定的战略范围内如何部署本身的资源;可能的有利竞争条件是指在新战略范围和资源部署情况下所决定的可能带来的有利竞争条件;在规定的战略范围内,还应使资源部署和竞争的有利条件达到最佳的协调,发挥最住的协同作用,”以获得全局性的更大的利益。这四个基本方面无不围绕组织经营的主要方向而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