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 _ Enterprise Blog

jeffersonchen

My Links

Blog Stats

Cached @ 2025/4/26 15:53:31Control ASP.skins_mtclean_controls_blogstats_ascx

留言簿(25)

随笔档案

文章档案

搜索

最新评论

阅读排行榜

评论排行榜

Cached @ 2025/4/26 15:53:31Control ASP.skins_mtclean_controls_singlecolumn_ascx

重视需要是对人管理的核心

社会是个自我管理的系统。任何社会都通过社会信息对人施加影响,以求其行为适合于该社会的原则和要求,促使人们努力达到社会规定的目标。

    1.对人管理的实质

对人的管理是由少数人为了全社会的利益而实行的。管理者作为社会、集体总的意志,作用于作为管理客体的人,对他们的活动,他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加以合理组织;帮助他们选择自己的社会角色,了解自己在社会系统中的位置、职能、权利和义务,并创造最佳条件,使之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出色地扮演自己所担负的社会角色。

管理也需要对作为管理客体的人的行为,实行必要的监督和限制。不能设想,个人就可以随心所欲地要于什么,就干什么。如果那样,社会就无法存在。因为社会是一个整体,它之所以结合为一个整体,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凭借社会不同等级的管理系统,对社会成员的行为进行某种形式的调节和限制。而且,在任何社会里,每个人都有多种多样的不尽相同的愿望、利益和追求。管理,实际上就是鼓励、支持和强化个人的那些符合社会的需要、为社会所要求的愿望和追求,限制个人那些不符合社会的需要、为社会条件所不许可的愿望和追求,甚至对其行为实行必要的惩罚。这种对人的行为的监督和限制,不是损害个人的利益和权利,而是按照社会进步的要求,促使每个社会成员遵守社会法规,正确处理社会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自觉地把个人行为纳入社会利益的轨道,从而也就是纳入他自身根本利益的轨道。

    2.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动因

在人的行为的诸多因素中,最基本的、核心的因素是人的需要。这种因素在自身中综合了人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成为驱使人行动的主要的动因。我们可以把人的行为看成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从感觉、意识到的需要出发,诱发动机或所追求的目标,然后引起实现目标的行动,最后,目标实现,需要获得满足。当然,需要引起行为,需要也为行为所引起。一种需要的满足,会引发出追求新的需要和更多需要的欲望。

    当然,人类的活动及其发展是有规律的。我们把鼓励和考虑劳动者的需要和利益作为管理的基本原则,其意义就在于,它的实现就意味着向客观规律的复杂作用机制的深入进军,因为规律总是通过受到一定需要和利益鼓舞的人仍的行为和事业表现出来的。

    当然,管理人也包括统筹和协调人活动的职能,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便实现既定目标。但是在实际上,调节也是为人的需要服务的。调节人际关系,其目的就在于实现行动着的人们的共同需要。

    因此,人的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基本因素,人的全部行为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所谓管理人,指导人们按照所要求的方向进行工作,就是要预测作为管理客体的人在一定环境下会怎样行动,要了解是什么东西在引导着他们工作,什么东西在激励着他们前进,说到底,也就是要知道他们的需要是什么。考虑到作为管理客体的人的各种需要,解决个人需要和集体需要之间的矛盾,是管理主体的重要职责。况且管理主体本身也不能置身于需要、利益之外,‘他们本身就是一定需要、利益的代表。当管理主体把社会的需要、集体的需要和个人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将会极大地调动个人与集体完成社会任务的积极性,当它为作为管理客体的人所认识时,就会促进他们为满足需要、实现利益而斗争。

    总之,管理人的问题,主要是需要的问题。管理者的主要工作是创造一种社会环境,培养和激起作为管理客体的人的合乎社会利益和理想的需要和兴趣,并在管理活动中,通过法律、命令、规范、指令等手段以及有效的物质刺激和精神刺激,对被管理者的需要进行强化或削弱,引导他们执行自己的社会角色,提高劳动效率,以及技术和文化教育水平。由于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里,劳动仍然是谋生的手段,因此,劳动的质和量就成为需要获得满足的尺度。在对人的管理中,应当遵循需要满足同劳动质量相一致的原则,给量多质优的劳动以更多的报酬。

    是否唤起被管理者的需要,这是管理活动有效、成功与否的测量器。任何管理者都希望通过对被管理者施加信息影响,唤起他们对社会、集体必需的有关活动的兴趣。有效的管理,是使被管理者自觉地把社会和集体的利益变成他个人的利益,把社会和集体的信念变成他个人的信念,把社会和集体的事业变成他个人的事业。这时,被管理者对执行社会活动不是看作出于强迫,而是出于他个人的内在推动、内在需要。相反,那种命令主义、空洞的说教,不仅不能引起被管理者的心理共鸣,反而造成一种厌恶感,产生抵抗情绪。这是一种失败的管理。

    应当指出,懂得了需要是人的行为的主要因素,需要问题是管理人的关键问题,并不意味对人的管理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了。“需要”一词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在现实世界中,个人有许多需要”。而且在一定时期内,这许多需要中有一个优势需要,这种需要在众多的需要中占主导地位,对人的支配力量最大。成功的管理,就要求管理者了解每个被管理者的多种需要,了解他们的优势需要,有的放矢,有效地激励被管理者的积极性。

posted on 2006-11-08 09:59 jeffersonchen 阅读(778) 评论(0)  编辑 收藏

Feedback

标题
姓名
主页
内容 
  登录  使用高级评论  Top 订阅回复  取消订阅
[使用Ctrl+Enter键可以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