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 _ Enterprise Blog

jeffersonchen

My Links

Blog Stats

Cached @ 2025/4/26 13:40:20Control ASP.skins_mtclean_controls_blogstats_ascx

留言簿(25)

随笔档案

文章档案

搜索

最新评论

阅读排行榜

评论排行榜

Cached @ 2025/4/26 13:40:20Control ASP.skins_mtclean_controls_singlecolumn_ascx

ERP实施中的管理咨询

ERP实施中对“管理思想”认识的误区
    
    “ERP蕴涵先进的管理思想”,“ERP系统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于一身…”是各企业领导刚接触ERP时听到最多也最心动的介绍,但真的实施完后来总结,ERP究竟有哪些先进的管理思想?企业实施过程中真正用到了哪些管理思想?这恐怕连资深顾问也说不出一二来。于是,很多企业上了ERP之后,感觉到被骗了。
   
    ERP系统的管理思想,从大的方面来说,是系统的思想,把企业经营过程所需的所有资源纳入到一个系统中进行统一调度,有效安排。因为在同一系统中,数据可以共享,也可以相互约束。从微观层面来看,ERP所关注的具体经营环节,比如车间作业的下达与完工、货物的出入库等等基本业务。先进的ERP系统中应用程序模块都是根据行业里“最好的经验”设计的,但仍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很多管理思想都可以在系统中实现。例如在企业实施ERP的时候,既可以模拟企业原来的手工操作,也可以采用行业标竿企业中的先进方法优化流程改造程序,但两个指导思想下实施ERP后创造的效益确是天渊之别。目前大多数ERP项目都是借助IT技术,简单优化流程,使得企业的各项业务能在ERP系统中运作起来,项目就算完成了。这样的ERP系统只是利用了ERP的工具,却不能真正运用ERP的先进管理方法,创造出最大效益。
   
    ERP实施中结合优秀“管理思想”的必要性
   
    真正要让ERP应用产生比较好的效益,除了利用ERP的技术外,还需要引入先进的管理理论、思想和方法,将先进的管理思想与管理技术结合起来,才能最有效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当然这对咨询顾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ERP实施顾问不仅是技术人员,更是管理人员。即ERP实施人员不能仅仅对系统比较了解,更需要对企业的业务了解,还要熟悉该业务操作下可适用的优秀管理方法,并将优秀的管理方法灵活运用到企业中去,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谋求效益的提升。因而ERP项目不仅是技术项目,更是管理项目。所以企业在实施ERP的过程中,需要相应的管理变革,即需要做一些流程优化、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及管理方法的变革工作。只有结合了管理方法变革工作的ERP实施与应用,才能最大效度地为企业创造效益。
   
    “管理思想(方法)”变革的意义
    
    企业生产的四个主要要素:人、物(材料)、设备和方法。假设投入同样的人、物、设备,而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生产操作与管理,产出的效益是不一样的。先进的方法带来的效益可以是不增加成本的产出。所以,企业管理者总想到行业标竿企业中去参观、去学习方法,以提升和改进自身的方法。这里的方法包含运行体系、标准操作、工作方法、管理图、检查表等内容,但参观所看到的东西是有限的,只看到表象,而不了解具体的细节。纯粹靠自己摸索来提升和改进方法的道路是曲折的,会走很多弯路,并要付出更多的代价。
   
    从管理本身来看,管理可分为三个层面。一个层面是管理理论,另一个层面是管理实践,还有一个层面就是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的管理技术和方法,此层面把最新的和适用的管理理论转变成可操作、可执行的管理实践,把世界上先进、实用和成熟的管理理论迅速介绍和运用于所需的企业,以提高他们的市场竞争力,这个层面的推动者就是管理咨询公司。管理咨询缩短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时间,对企业的发展和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来说,管理咨询公司的支持,能帮他们在管理中少走弯路,用更系统的管理方法引领企业发展,跳出经验思维的圈子来看问题。
   
    聘请资深管理咨询顾问与公司各部门人员一起来改善管理方法,是最有效的管理变革之道。作为资深顾问一般都有10个项目以上的经验,他们对不同企业的业务管理方法有较深入的研究和了解。如果在ERP实施时,把行业中比较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应用到企业中,结合ERP的先进技术,企业的管理水平就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管理方法”改善的典型案例
   
    由于管理方法改善为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益的案例不胜枚举,下面仅从制造行业普通适用的角度举例简要说明几个库存管理、供应链管理、及生产布局管理的实用方案。
   
    ABC分类库存计划管理法:经典的28理论告诉人们,20%的客户创造80%的利润,同样20%的库存产品需要80%的管理精力。这个数字告诉人们,在仓储管理中,并不是每一类产品都需要同等的管理关注。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我们的注意力应该放在起关键性作用的因素上,加强管理的针对性,提高效率。分类管理方法,就是在上述管理思想的指导下,对产品的重要性进行分类管理,找出占用大量资金的少数物品,对它们进行重点管理和控制,而对占用资金较少的部分,相对的管理控制得松一点。通常,企业根据这一原则,将产品划分为ABC三类。对价值较低和价值变化很小的产品,比如C类,应该维持相对较高的库存数量以避免缺货,而对于价值变化较大、占用价值较大的产品,如A类,则应利用节省下来的精力、时间、资金等资源,集中力量进行重点分析和控制,从而做到大量压缩库存量、减少资金占用,建立合理和优化的库存结构。
   
    JIT准时制库存管理方法:  目前人们越来越重视准时制(JIT)库存管理制度,许多专家将这种管理制度称之为“看板”管理。看板管理就是利用卡片作为传递作业指示的一种控制工具,使生产、存储的各个环节按照卡片作业的指示,相互协调一致地进行无缝配合,有效地组织输入、输出物流,满足用户的需要,从而使整个物流过程实现准时化和库存储备最小化,即所谓零库存。看板管理使用的卡片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领料(传递)卡片,填明需要领用的原材料或者部件的名称和数量,用以向上道工序取货;另一种是生产卡片,填明需要生产的零部件的名称和数量,各道工序据此进行加工生产,供下道工序领用。这两种卡片随同存放材料或零部件的存料箱一起在上下两道工序之间往返传送,在每一道工序的加工中心设置有A和B两个存料箱,A箱存储上道工序为本工序加工使用的零部件,B箱存储本工序为下一道工序使用的已加工完成的零部件。在取用A箱零部件进行加工时,取出放置在该箱中的领料卡片,待A箱中的零部件全部用完之后,根据本工序生产卡片的指示,用A箱中的领料卡片和装满已经加工完成零部件的B箱,提交相关的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将生产卡片随同B箱送往存放地点,供下一道工序领用。如此通过看板,依次从后道工序向前道工序拉动,将整个物流环节协调运转起来。 

posted on 2006-10-12 11:18 jeffersonchen 阅读(642) 评论(0)  编辑 收藏

Feedback

标题
姓名
主页
内容 
  登录  使用高级评论  Top 订阅回复  取消订阅
[使用Ctrl+Enter键可以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