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公司认为没有必要进行预算编制,这样培训就会随心而动随意而施,造成无序、无效的培训。而那些进行了培训预算编制的公司,大多数培训项目的编制存在着多编、少编、漏编的情况,这不仅仅会影响培训预算的准确性,而且会为财务部门带来预算汇总上的困难。
合理的培训预算数据
经过对市场部原来上报数据的分析,人力资源部给市场部提出了建议培训预算方案:
分析:必须按规定办事
对比两个不同的培训预算,我们不难看出,市场部第一次提出的培训预算存在的问题:
1. 市场部经理在进行预算时按照本部门情况随意增加培训预算科目,造成培训预算数据失实,影响整体培训预算数据的准确性。
2. 培训预算投放方向偏差。培训预算投放方向应该遵循”正比”原则,即人数比例大的受训对象应该享受大比例预算费用,不能因为公司领导或者是其它主观意见随意设定投放方向。否则会影响培训效果。
3. 培训费用审核不严。关于相关的支出性费用如:讲师费用、场地费用、教案费用没有根据当地的实际消费水平进行设定,过高预算,造成预算数据与实际数据相差很远,预算方案获批机会较小。
所以,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下面3个方面做起:
1.进行培训预算前进行相关培训,及时传达培训预算的编制要求,上下统一培训预算的编制项目,避免错、漏、多项的出现。
2.严格遵循既定投放方向,适当考虑中高层与普通员工预算费用的投放数量,但调整幅度不能超过5%。
3.培训费用审核按照当地实际情况为准,避免预算费用空高。培训预算如何编制培训预算的操作流程
培训预算的编制跟年度培训计划息息相关,尤其是涉及到详细的培训费用支出时需要年度培训计划的说明,我们也把年度培训计划称之为“培训预算说明”。
一般培训预算操作流程:
①步骤:当年末公司进行总结和下一年度计划之时,应该由公司高层领导确定培训预算的投放原则和培训方针,保证培训预算“名正言顺”、“钱出有因”;
②步骤:接着由专业培训机构或者培训人员对方针进行分解分析,确定初步的年度培训计划。财务人员和培训项目负责人则根据设定好的计划分解培训预算的项目,设定会计科目;
③步骤:培训受益部门则根据培训预算项目和年度培训项目拟定本部门明年一年的培训费用总额;
④步骤:培训管理部门收集培训预算审核方案组织专业管理人员就培训预算的额度、效果、对象、范围等方面进行评估,确定调整方向并与培训受益部门、培训实施部门进行充分沟通,设定合理费用额度;
⑤步骤:培训费用预算方案审订完毕并修改后,报送培训受益部门存档,标志培训预算审核批准;
⑥步骤:培训受益部门、培训实施部门根据获批预算方案修改年度培训计划,重新设定培训项目;
⑦步骤:培训实施部门制定培训项目实施方案;
⑧步骤:培训项目按照培训计划安排实施。
培训预算的工作要点
1.统计受训对象信息。
受训对象不同,培训的方式和方法也就不同,会直接影响到培训预算的费用大小,因此统计受训对象信息成为培训预算工作的第一要点。常用对象信息及其对应相关数据关系如下表:
2.区分受训对象,合理划分投放比例。
受训对象信息收集完毕后对受训对象进行区分,划分出中高层培训人员及其相关名单,培训预算投放比例根据公司的发展方针和员工比例合理划分投放比例。
3划定内外训比例
确定投放比例后,预算进入关键阶段,必须对内外训比例进行确定。国内企业现有培训体系尚不健全,大部分企业认同外部培训,却忽略了自身“造血机能”的建设与发展,因而图增了大笔培训费用。根据国外经验,企业内训将成为企业培训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