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籍是中国三国时期魏的诗人,所谓“竹林七贤”之一。而他父亲,阮瑀曾任曹魏丞相,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籍在政治上本有济世之志,曾登广武城,观楚、汉古战场,慨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当时明帝曹叡已亡,由曹爽、司马懿夹辅曹芳,二人明争暗斗,政局十分险恶。曹爽曾召阮籍为参军,他托病辞官归里。正始十年(249),曹爽被司马懿所杀,司马氏独专朝政。司马氏杀戮异己,被株连者很多。阮籍本来在政治上倾向于曹魏皇室,对司马氏集团怀有不满,但同时又感到世事已不可为,于是他采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态度,或者闭门读书,或者登山临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缄口不言。
司马昭想让阮籍的女儿作为司马炎的王妃,阮籍为了避免这场婚事,醉六十天,别人无法与他通话,最后司马昭取消了这个打算。司马昭派钟会问阮籍对世事的看法,来试探他,但阮籍总是大醉,无法发表任何看法。司马昭想进为晋王,但假意推脱,他的士僚们就让阮籍写一篇《劝进文》,阮籍不愿,又采取了喝酒大醉的手段来推脱,但最后被逼迫得没有办法,立地写了一篇《劝进文》,连改都没有改,而且文辞清壮,当时被非常看重。即使他往往冲撞其他官僚,他因此受到司马昭的保护,最后得以终其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