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 Dream

MSN:createdream@hotmail.com
随笔 - 2, 文章 - 0, 评论 - 0, 引用 - 0
Cached @ 2025/4/26 5:43:01Control ASP.skins_anothereon001_controls_blogstats_ascx

导航

<2008年3月>
242526272829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12345

留言簿(0)

随笔分类

随笔档案

文章档案

搜索

  •  

最新评论

阅读排行榜

评论排行榜

Cached @ 2025/4/26 5:43:01Control ASP.skins_anothereon001_controls_singlecolumn_ascx

国家越变越多,西方有盘算

 

    一战刚结束时,世界大约有30多个国家,到二战结束,世界有个50多个国家,而现
在国家大约200个。为什么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而地缘政治版图却像碎片一样,越来
越零散呢?

    从历史上看,在这个国家越变越多的过程中,夹杂着政治、经济、民族、宗教等多
种因素,当然也有民族解放运动的推动,但是,其中也可以看到西方列强的一些战略考
虑,有的时候这种战略考虑会对一个国家的分裂产生重要影响。

    处于强势的西方国家为何希望非西方世界的国家越来越多呢?国际政治大师摩根索
曾说:“减少统治压力的方法,最典型的就是分而治之准则。想削弱竞争者,或使对手
处于弱势,可以采用分裂对方领土的方法。”说白了,就是国家越小,就越是要依赖强
国,国家越小也越容易被掌控。那些试图控制他国和统治世界的西方大国,事实上一直
在沿用这种策略。

    以西方外交史上最圆滑、老练的大英帝国为例,英国本土不及整个殖民地领土1%,
却建立起庞大的“日不落帝国”,其“统治诀窍”就是均势和分而治之,为一己之利不
惜落井下石,牺牲他国权益。一战时英国曾策动阿拉伯人反抗奥斯曼帝国统治,并许诺
帮助建立一个统一的阿拉伯国家。但结果却是在1916年与法国签署里瓜分阿拉伯世界的
《赛克斯—皮科协定》,在此基础上,阿拉伯民族愣是分裂成22个国家。此后,这些伎
俩又在在印度次大陆、巴尔干地区、非洲的一些地区重演。环顾世界,越是关系到西方
战略性利益的关键地区,分裂出的国家就越多、越小。

    小国林立的最终结果,就是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全面依附西方大国。加拿大
著名的国际问题专家霍尔斯蒂曾这样形容那些小国独立:“它们刚在世界上赢得一席之
地所带来的自尊,却在面对列强时转为强烈的自卑。”由此让人想到前段时间选过独立
的科索沃,过去科索沃就有南斯拉夫“贫民窟”之称,现在也是欧洲最贫困的地区之
一,一直依靠世界银行和其他组织维持运转。可以预测,科索沃独立后很难“独立自
主”,只能更多地依赖西方国家。这从侧面说明,独立后的小国很容易被西方大国掌
控,成为其推行自己战略的地缘政治棋子。

    美国同样使用大英帝国的这种计谋。在美国的策动下,100多年前,硬是从哥伦比
亚分裂出一个只有7万平方公里的巴拿马国,现在,美国90%的世界贸易运输依然靠海运
实现。因此,控制海上交通要道,就成为美国实现全球霸权的最重要环节。当前,美国
海军控制了马六甲海峡、朝鲜海峡、苏伊士运河、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直布罗陀海
峡等16个世界海运要道。而为控制这些地区,除了在该地区培植亲美力量外,最彻底的
办法就是将这些地区分为小块。这就是为什么5年前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而且伊战
后,美国高层曾多次萌生肢解伊拉克念头的重要原因。一个软弱、分裂的伊拉克,只会
更有利于美国对其直接或间接施加控制,干涉其主权,以及在其境内长期维持军事基
地。

    历史经验证明,国家版图的统一和完整,是国家生存、发展的根基所在,而政治版
图的分裂则是国家动荡,乃至导致国家解体的万恶之源。对某些试图全球称霸的西方大
国来说,以邻为壑,在他国分疆裂土而出现的“碎片化现象”,是国际霸权主义逻辑的
必然产物。

    只要霸权主义继续存在,这种分裂与分化的趋势就可能继续下去。因此,分裂与反
分裂、直解与反肢解的斗争,一直是国际政治斗争最激烈的、最能掀起风浪的汹涌巨
流。

posted on 2008-03-27 11:35 credream 阅读(1365) 评论(0)  编辑 收藏

评论

标题
姓名
主页
内容 
  登录  使用高级评论  Top 订阅回复  取消订阅
[使用Ctrl+Enter键可以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