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dsony

SAP BLOG

  博客中心 :: 首页 :: 新随笔 :: 联系 :: 聚合  :: 登录 ::
  32 随笔 :: 185 文章 :: 6 评论 :: 0 Trackbacks
Cached @ 2025/4/26 17:19:20Control ASP.skins_cogitation_controls_blogstats_ascx
<2025年4月>
3031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123
45678910

留言簿(0)

随笔档案

文章档案

相册

搜索

最新评论

阅读排行榜

评论排行榜

Cached @ 2025/4/26 17:19:20Control ASP.skins_cogitation_controls_singlecolumn_ascx
五代十国期间,已经上演了无数次拥兵自立的故事,我们要看看这样的故事是怎样发生的,才能真正搞懂陈桥兵变。其实,赵匡胤所推翻的后周,就是在10年前,,951年,,由后汉“枢密使”,,政务总理兼武装部队总指挥,,郭威发动兵变建立的。那时郭让手下发了假情报,说契丹要南下进犯。然后就奉太后之命领兵出城,到了澶州,数千将士发生兵变,拥立郭威为帝。历史书上也经常说郭是被迫称帝的,其实都是事先预谋。赵匡胤是郭威手下的第一大将,因此这样的故事对于他来说并不新鲜,因此他玩的把戏与老郭几乎如出一辙。 但为什么郭和赵一定要领兵出征后再发动兵变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五代十国是个乱世,乱就乱在各地节度使,,相当于掌握一省军政全权的督军,而且职务可以世袭,,拥兵自重,不听朝命。正是为了克服这种局面,也由于中央军政实力的增加,才有了“枢密使”和“殿前都点检”这样的职务,他们是直接听命于皇帝的“禁军”,,相当于民国时代的“中央军”或“国军”,,首领。但皇帝对于禁军首领也不放心,为什么叫“殿前都检点”这个奇怪的名字呢?“殿前”是指直接在皇帝的领导下;“都”就是“总”的意思;“点检”就是检查、统计的意思,“领导”和“指挥”的意思并不强烈,而带有替皇帝巡视、检查之意。北宋后来将全国各路,,相当于省,,的军政一分为四,掌管财政的叫“转运使”,掌管司法的叫“提点刑狱”……,都是通过职务的名称明确概括了职权范围。事实上,即使到了国朝也有过这样的故事,当年林彪为了取得实权力而意味深长地写道:解放军是由毛“缔造”的、由林“直接指挥”的。毛看后大为光火,说道:难道我就不能指挥了吗? 问题在于“殿前都点检”这个职务并不表明真正军权在握,而只有当国家有难真正领兵出京才能把实权抓到手里。这也是赵匡胤为什么只有慌报军情、领兵出京才能发动兵变、黄袍加身的道理。 同时,赵匡胤那时还是归德军节度使,作为地方军政长官,他没理由不回到本任。如果不是因“战事”奉昭回京,那他远离政治中心就不是半年,也许会是一辈子!而通过宰相范质的后悔,我们也可以从反面证实当时宰相或朝廷权力的强大,假如他们不把老赵搬来领兵,也许老赵也真的无法上演那一幕闹剧。 此外,当时手握重兵的不止他一个赵匡胤,周世宗的外甥,,也就是小皇帝柴宗训的表哥,,扬州节度使李重进也势力雄厚,如果赵匡胤不拿到统帅禁军的实权,是不敢轻易发动兵变的。 再有,“点检做天子”的谣传很早就路人皆知了,一年前,老赵的前任张永德,,周世宗的女婿,,就栽在这上面,被世宗免职。而当老赵出兵那天,汴梁城就到处流传着“”出军之日,当立点检做天子”的谣言!除非老赵是聋子,否则他不会不知道的!难道他真是带着一颗大无畏的又红又专的象雷锋那样金子般的心出的京吗?那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分享按钮发布于: 2007-12-14 12:57 ccdsony 阅读(320) 评论(0)  编辑 收藏

评论

标题
姓名
主页
内容 
  登录  使用高级评论  Top 订阅回复  取消订阅
[使用Ctrl+Enter键可以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