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dsony

SAP BLOG

  博客中心 :: 首页 :: 新随笔 :: 联系 :: 聚合  :: 登录 ::
  32 随笔 :: 185 文章 :: 6 评论 :: 0 Trackbacks
Cached @ 2025/4/26 10:38:25Control ASP.skins_cogitation_controls_blogstats_ascx
<2025年4月>
3031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123
45678910

留言簿(0)

随笔档案

文章档案

相册

搜索

最新评论

阅读排行榜

评论排行榜

Cached @ 2025/4/26 10:38:25Control ASP.skins_cogitation_controls_singlecolumn_ascx
最近,中央对房地产的调控力度明显加强。不仅严查土地违法(包括肆意囤积土地推高房价的行为)、提高第二套房的贷款利率和首付标准、更严厉地要求确保90平方米以下住房的供应,同时还加大了社会保障性住房的政策执行力度。 一些人开始推卸责任、转移目标或寻找替罪羊。房地产市场由此掀起娱乐狂潮。 先是房地产开发商冯仑,提出举国震惊的“未婚女青年推高房价”理论。他独具慧眼、一针见血、掷地有声地指出:现在之所以有这么大的住房需求,跟“未婚女青年推动房价上涨”分不开。随便问周围的未婚女青年,很多人结婚的要求就是首先要有房,至少要交得起首付,这是普遍现象。他认为,如果政府强制规定35岁才能买房,将降低对住房的需求,从而降低房价。 冯仑第一次创造性地把房价与婚姻大事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但他的建议还不够狠,不如要求政府强制规定谁都不能结婚更有效果。 笔者编发了一篇题为《从“未婚女青年推高房价”看替罪羊心理》的评论。该评论指出: 现在房价为什么高?简言之,就是政府和开发商从房地产市场获取的利润太丰厚了。当然,任何开发商都不会愿意在调控政策收紧的情况下检讨自己的责任,也不愿意把责任归结到与其利益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地方政府头上,只好四处寻找替罪羊。但“未婚女青年”当替罪羊实在太无辜。现在的未婚女青年,基本上都是计划生育政策实行后出生的,以计划生育政策为分水岭,我国的未婚女青年数量呈下降趋势。并且,下降趋势还在持续。显然,即使仅从人口变化的角度来看,未婚女青年也不是推高房价的动力,而是高房价的受害者。因为,正是由于房价过高,使得一些女青年在婚后仍不得不与父母住在一起,而家庭住房紧张的则要么一再推迟婚期,要么以租房形式来过渡。“手无寸铁”的未婚女青年还没有来得及把账算到开发商头上,开发商倒是先下手为强,先拿她们当了替罪羊。 调控政策重压之下,开发商找替罪羊的迫切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一些政府决策研究机构的专家也站出来胡扯就显得匪夷所思了。 在12月11日召开的第九届中国住交会“2007中国房地产市场形势报告会”上,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说:“有些人说,住房保障的阳光没照到‘夹心层’(中等收入者阶层)身上是不准确的,至少是非常片面的。”身为建设部智囊的陈淮主任认为,恰好是夹心层享受了住房保障体系多重政策的交叉覆盖。陈淮认为,国家有贴息、贴租、公积金等种种方法。此外还有两限房。 陈淮主任的观点令我非常吃惊,犹如听说某某放屁把自己双腿炸残废一样的震惊。“夹心层”真的“享受了住房保障体系多重政策的交叉覆盖”吗? 8月初,《中国青年报》曾做过一个调查,结果表明,有59.8%的人认为高房价影响最大的是中等收入群体——一方面,中等收入群体同样难以承受高房价,另一方面,政府保障性住房的政策却无法顾及到这个群体。 不仅公众的感受与陈淮主任的说法截然不同,连开发商甚至也与陈淮主任的说法相左。任志强就认为, “在我国刚刚建立的住房保障制度中,也许还没来得及考虑夹心层的问题。”任志强举出了具体的例子:各国购房中大多采取的相应减税制度,在我国并没有执行。
分享按钮发布于: 2007-12-14 09:43 ccdsony 阅读(270) 评论(0)  编辑 收藏

评论

标题
姓名
主页
内容 
  登录  使用高级评论  Top 订阅回复  取消订阅
[使用Ctrl+Enter键可以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