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dsony

SAP BLOG

  博客中心 :: 首页 :: 新随笔 :: 联系 :: 聚合  :: 登录 ::
  32 随笔 :: 185 文章 :: 6 评论 :: 0 Trackbacks
Cached @ 2025/4/26 22:21:08Control ASP.skins_cogitation_controls_blogstats_ascx
<2025年4月>
3031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123
45678910

留言簿(0)

随笔档案

文章档案

相册

搜索

最新评论

阅读排行榜

评论排行榜

Cached @ 2025/4/26 22:21:08Control ASP.skins_cogitation_controls_singlecolumn_ascx
 自从10月16日上证指数创出6124.04点的历史新高点位以来,很快进入调整期,再无“精彩表现”。尴尬的沪指,此后就一直徘徊在寂寥的5000点。11月23日,大盘成交量降至509.3亿元,创2007年以来最低交易量。11月28日,上证指数甚至上演了惊险一幕,盘中一度最低跌至4778.73点。   担心被市场的泡沫卷走财富,部分投资者犹豫着;大手笔买进,看多者抓住“千载难逢的机遇”迅速抄底;而“被教育的投资者”们,殷切地盼望着大盘不断翻红,尽快解套。   大家都在关心,徘徊在5000点的沪指,将何去何从?蓝筹股的回归,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有多大?“股指期货”推出是否会引起市场恐慌?   “这只是整个泡沫当中的一个小调整,调整过后股指仍然是高,仍然有泡沫存在。”谢国忠观点鲜明。   “对机构投资者来说,在进行投资决策的时候,树立一个“老父亲、老母亲”原则。如果这个钱是我的老父亲、老母亲交给我的,我还会买这只股票吗?我会买多少的比例?我会在什么样的市场水准下投资?如果一个机构投资者都能够在决策之前问问自己,市场会理性很多。”巴曙松感慨良多。   本期,我们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著名的独立经济学家(前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兼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雷曼兄弟亚洲经济学家孙明春齐聚“天下论衡”,探讨中国资本市场走势。   1. 千点回落   《21世纪》:股市千点回落,造成了目前机构犹豫、股民观望、基民彷徨、大盘难下难上的尴尬局面。您认为其中原因是什么?   谢国忠:这次股市大幅回落的重要原因,与对市场的心理预期有关。市场普遍认为股市过高,推动股指上涨的力量都撤了,导致市场大幅下挫。   其实,在这次股市回落过程中,机构的态度并不那么重要。就机构而言,受政府影响很大,所谓机构操纵股市,主要取决于政府的审批。   巴曙松:我认为这是市场的合理反应。   这段时间证券市场调整,从市场角度看直接的一个导火索就是中石油上市价格相对较高,而其占市场的权重又比较大,因此自然就形成了一种比较大的心理压力。实际上,中石油国内上市定价较高,也是市场狂热气氛的一个体现,本身蕴涵着市场调整的要求。   同时,从投资者的情况来看,不同的投资者之间也出现了一些意见分歧,其中最主要的分歧是对市场的估值。目前整个市场估值不便宜,接下来就要看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是不是能跟上,在各种对上市公司盈利有利或者不利的因素都被轮番炒作之后,究竟下一步上市公司的盈利的动力来自于何方,是否可持续,显然市场各方还存在很大的分歧。   另外,市场还有在等待一些不确定因素,包括股指期货的推出,对海外投资的开放,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基调,以及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即将确立的2008年的政策基调等。对此,市场有一个消化和判断的时期。   《21世纪》:有观点认为,千点回落是政府“教育投资者”的结果,您怎么看?该如何进行“教育投资者”呢?   巴曙松:我不认为监管机构会直接以调控指数为政策目标,监管应当是风险导向的,在看到风险的地方,进行风险的提示,是监管者的职责。只不过市场估值较高的时候,往往也是监管者认为风险较高的时候,所以风险提示和投资者教育强调的多一些而已。   在目前监管者强调的投资者教育中,基本上是把教育中小投资者作为重点,实际上在整个市场上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看,中小投资者所占的份额是少数,往往还是处于跟随的地位,特别是跟随机构投资者,所以重点应当是教育那些在很短时间内取得巨大金融资源支配能力的机构投资者,更应当成为重点。
分享按钮发布于: 2007-12-07 12:48 ccdsony 阅读(255) 评论(0)  编辑 收藏

评论

标题
姓名
主页
内容 
  登录  使用高级评论  Top 订阅回复  取消订阅
[使用Ctrl+Enter键可以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