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dsony

SAP BLOG

  博客中心 :: 首页 :: 新随笔 :: 联系 :: 聚合  :: 登录 ::
  32 随笔 :: 185 文章 :: 6 评论 :: 0 Trackbacks
Cached @ 2025/4/28 16:03:59Control ASP.skins_cogitation_controls_blogstats_ascx
<2025年4月>
3031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123
45678910

留言簿(0)

随笔档案

文章档案

相册

搜索

最新评论

阅读排行榜

评论排行榜

Cached @ 2025/4/28 16:03:59Control ASP.skins_cogitation_controls_singlecolumn_ascx
中国国企改革正在走国有企业与市场道路相结合之路,而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因其带头人的身份,格外引人关注。他的成功样板来自于新加坡,他的理念与精神支撑就是新加坡国有股权投资公司。他上任后出访的第一个国家是新加坡,新加坡淡马锡集团负责人的一句“国有企业无一亏损”让他始终无法释怀。想必令李荣融不能释怀的还有朱镕基担任总理期间国企三年脱困的任务,以及此后留给银行上万亿的坏帐让公共财政买单。在李荣融眼中,资本市场与董事会是改造国企的魔方。但一个城市国家与中国这么一个大国是否具有可比性,许多人对此存有疑问。 长期的国企工作以及主管国企的经历,使李荣融成为掌管国资的最佳人选,1968年大学毕业后在国企当了五年工人直到担任厂长,而后在无锡市、江苏省计划委员会工作,以后在国家经贸委长达十年。在任经贸委常务副主任期间,李荣融就是主抓国企三年脱困的主要执行人,他在国企改革、产业政策、安全生产等关键领域的工作力度很大,因此,毫不奇怪,李荣融上任国资委主任伊始就对国企改革有相当明确的思路:建立以国资人为出资人代表的国有产权管理模式,以董事会为突破口抓公司治理,对央企实行市场化业绩考核。 从国资委成立到落实十五届四中全会明确的国有企业在2010年要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留给李荣融的时间一共七年,实际上,对于李荣融而言,实际运作时间不到七年,在08、09年必须建立起完备的中央企业现代企业制度。 如何着手?对李荣融这样有国企经历的本土派改革典型人物而言,要寻找市场突围之路,国企加市场的新加坡模式成为首选。他们身处体制之内完全明白以往国企弊端,但追根究底,原因在于五龙治水的治理弊端,以及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行政弊端,因此,在转型时期的改革者眼中,国企效率低下非关产权有关治理,只要套上一个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模式,就可扭转乾坤。这一思路外加国企产权改革过程中暴露出的内部利益输送弊端,使国企叠加市场的模式成为社会公众接受的主流模式,这也为李荣融版的新加坡改制,营造了一个适宜的生存空间。人们寄希望于这位立足本土的改革者能够在做大做强国企的同时,使所有民众得到实惠。 任何一个官员处于李荣融的位置,都想在央企改革上闯关成功,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创下一份基业,青史留芳。从目前来看,央企资产的扩大给了李荣融足够的底气,而央企利税一万亿占公共财政四分之一这一现实,也使央企改革似乎出现了成功的曙光。正因为如此,李荣融才理直气壮地抛出自己的垄断理论,认为中国石油行业已经实现竞争,也许在国有制加市场派的眼中,只要参预国际市场的竞争,在本国内都不会出现垄断?这是古怪的逻辑,这一逻辑同样贯穿了央企改革的路径之中。
分享按钮发布于: 2007-11-28 18:45 ccdsony 阅读(342) 评论(0)  编辑 收藏

评论

标题
姓名
主页
内容 
  登录  使用高级评论  Top 订阅回复  取消订阅
[使用Ctrl+Enter键可以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