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dsony

SAP BLOG

  博客中心 :: 首页 :: 新随笔 :: 联系 :: 聚合  :: 登录 ::
  32 随笔 :: 185 文章 :: 6 评论 :: 0 Trackbacks
Cached @ 2025/4/26 5:48:47Control ASP.skins_cogitation_controls_blogstats_ascx
<2008年1月>
3031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12
3456789

留言簿(0)

随笔档案

文章档案

相册

搜索

最新评论

阅读排行榜

评论排行榜

Cached @ 2025/4/26 5:48:47Control ASP.skins_cogitation_controls_singlecolumn_ascx
1月10日,谢国忠在接受第一财经《财富人生》栏目专访时指出,中国目前的基金发行就像IPO一样,这是监管部门刻意制造出来的一种短缺。在这轮大牛市中,几乎所有的基金公司都在拼命地发行新基金,因为只有不断扩大基金规模,基金公司来自管理费用的收益才能实现最大化。尽管当下股市泡沫越做越大,市场风险越来越大,获得批准成立的新基金仍然在被动地大量买入股票。这样的系统性风险在于,一旦股市调整,广大基民将会产生一种羊群心态,基金将面临巨大的赎回压力。基金不得不进行斩仓,应对赎回,然后引发市场新一轮的暴跌,从而使得整个市场进入一种恶性循环。   谢国忠指出,只有在中国大陆这个市场,新基金发行居然引发投资者排队申购,这是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在一个成熟的市场中,投资者往往对那些在过去很多年中表现突出、收益稳定的基金情有独衷,而对新基金并不看好。基金发行严格的审批制度从某种意义上说虽然违背市场规律,但在客观意义上说,却成为中国监管部门管理当下股市的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谢国忠说,判断基金在未来的表现最普遍的标准就是当下股市的价值,而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标准就是市净率。市净率越低虽然现在行情不好,但长期会向好,相反的话,市净率越高则意味着长期表现会越差。当下A股市场的平均市净率大约是欧美市场的四倍,中国A股仍然是全球最“贵”的股票。谢国忠说,现在很多全球知名的基金管理公司都在中国大陆市场中淘金,这些违背市场规律的公司未来将在中国名声扫地,并为此付出沉重代价。耶鲁大学基金首席投资官戴大卫•史文森对于基金几十年发展史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基金的长期趋势在于毁灭价值。   2007年,中国基金业实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增长。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底,58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基金资产净值已高达 32000亿,而上年末这一数字还不到9000亿。天相投资统计,火爆的牛市行情让股票型基金在2007一年中取得高达128%的投资收益。正是这种巨大的赚钱效应吸引着众多投资者争相入市。谢国忠的这一观点对于“全民投基”的热情而言,无异于一颗重磅炸弹。
分享按钮发布于: 2008-01-19 16:40 ccdsony 阅读(667) 评论(0)  编辑 收藏

评论

标题
姓名
主页
内容 
  登录  使用高级评论  Top 订阅回复  取消订阅
[使用Ctrl+Enter键可以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