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审计目标 ①确定产品销售成本的记录是否完整; ②确定产品销售成本的计算是否正确; ③确定产品销售成本与产品销售收入是否配比; ④确定产品销售成本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2)审计程序 ①直接材料成本: 抽查产品成本计算单,检查直接材料成本的计算是否正确,材料费用的分配标准与计算方法是否合理和适当,是否与材料费用分配汇总表中该产品分摊的直接材料费用相符; 分析比较同一产品前后年度的直接材料成本,如有重大波动应查明原因; 抽查材料发出及领用的原始凭证,检查领料单的签发是否经过授权批准、材料发出汇总表是否经过适当的人员复核,材料单位成本计价方法是否适当,是否正确及时入账; 对采用定额成本或标准成本的企业,应检查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分配与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查明直接材料的定额成本、标准成本在本年度内有无重大变更。 ②直接人工成本: 抽查产品成本计算单,检查直接人工成本的计算是否正确,人工费用的分配标准与计算方法是否合理和适当,是否与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中该产品分摊的直接人工费用相符; 将本年度直接人工成本与前期进行比较,查明其异常变动的原因; 分析比较本年度各个月份的人工费用发生额,如有异常波动,应查明原因; 结合应付工资的审查,抽查人工费用会计记录及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对采用标准成本法的,应抽查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分配与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查明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在本年度内有无重大变动。 ③制造费用: 获取或编制制造费用汇总表,并与明细账、总账核对相符,抽查制造费用中的重大数额项目及例外项目是否合理; 审阅制造费用的明细账,检查其核算内容及范围是否正确,并应注意是否存在异常会计事项,如有,则应追查至记账凭证及原始凭证; 必要时,对制造费用实施截止日测试,即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后若干天的制造费用明细账及其凭证,确定有无跨期入账的情况; 对于采用标准成本法的,应抽查标准制造费用的确定是否合理,计入成本计算单的数额是否正确,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分配与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查明标准制造费用在本年度内有无重大变动。 ④产品销售成本: 获取或编制产品销售成本明细表,与明细账和总账核对相符; 编制生产成本及销售成本倒轧表,与总账核对相符; 分析比较本年度与上年度产品销售成本总额,以及本年度各月份的产品销售成本金额,如有重大波动和异常情况,应查明原因; 结合生产成本的审计,抽查销售成本结转数额的正确性,并检查其是否与销售收入配比; 检查销售成本账户中重大调整事项(如销售退回、委托代销商品)是否有其充分理由。 ⑤验明产品销售成本是否已在损益表上恰当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