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cobase

小小天地

  博客中心 :: 首页 :: 新随笔 :: 联系 :: 聚合  :: 登录 ::
  134 随笔 :: 711 文章 :: 38 评论 :: 0 Trackbacks
Cached @ 2025/8/2 14:24:24Control ASP.skins_cogitation_controls_blogstats_ascx
<2025年8月>
2728293031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123456

留言簿(0)

随笔档案

文章档案

相册

搜索

最新评论

阅读排行榜

评论排行榜

Cached @ 2025/8/2 14:24:24Control ASP.skins_cogitation_controls_singlecolumn_ascx

  上两篇,一说[鱼巴]肺汤,一说一行白鸳上青天,这两个名字,代表了中国菜肴取名的两种旨趣,两种方法,一言其实,一取其虚)大概可以作为中国菜命名的概括。言实的好处是名实相符,一看名字就明白内容,缺点是缺少意味。取虚的优缺,正好与言实者相反。

  尽管我偏爱于一行白鸳上青天运思之巧,毕竟菜肴是属于实用文化范畴,非工艺美术,对于目前过分讲求菜肴的装饰,雕出各种图案,终不赞同,极而言之,越是好看的菜,越不能吃,只能起装饰之用,或用以吓唬洋人而已。同样道理,菜肴取名,似应以重实力主。但如果实中有虚,看菜名既知其内容,还有着几分雅趣,就更好。然迄今为止,尚未见哪位高明有此佳构。

  相反,倒是富贵庸俗而又莫名其妙之名,往往占据了菜单,越是大饭馆,这类菜名越多。诸如什么“一品当朝”、“带子上朝”、“百鸟朝凤”、“孔雀迎春”、“蚊龙戏珠“、“松鹤延年”、“喜翠登梅”、“红翠白玉”等等,庸俗之味十足,除了带子可以知道是新鲜干贝,其余都不知究竟是什么。看来取名的人,意在使食者图个吉利,总不外福禄寿喜四字所含,以之比一行白鸳上青天,情趣相去极远。

  抗日战争后期,重庆市上菜馆,初有一家挂出了“轰炸东京’菜名,各店群起而仿效。“轰炸东京”之名不胫而走。重庆人吃够了日本飞机轰炸之苦,死伤损失极大。后来盟军飞机常往日本轰炸,人心大快。所谓轰炸东京者,乃川菜极为普通的锅巴肉片(或易肉片为什锦、虾仁之类)。此菜上桌,盘内置炕熟的锅巴,再浇上滚热的肉片及汤汁,浇时轰然有声,声音越响,表示锅巴命名者的巧思,把浇汁倾倒而发声借喻为轰炸东京,以此招徕顾客,此菜乃大噪于时。

  有许多菜是以人名菜,如前篇说过的宫保鸡丁,是以贵州名人丁宝侦的官称命名,实是丁府家菜,成了一绝后引入市上。过去仕宦之家或文入学士,常有家食名菜,有其特殊做法与独得之味,有的传世,甚或后人开了饭馆,如天津的周家菜,北京的谭家菜,四川著名作家李[吉力]人夫妇开饭馆“小雅”,并亲任烹调;但更多的著名家菜,则大多失传了。

  张大千是一位美食家,家有名厨,自己也会操作,今有大千鱼传于蜀中。所谓麻婆豆腐得名由来,是因为创业的店主姓陈,脸有麻子,人称陈麻婆。真正的麻婆豆腐用牛肉未而非现在的猪肉未。四川合川的麻婆豆腐烧法又大不同,所有豆腐,均用两片合成,中间夹肉未及佐料)蒸而食之,其味尽入豆腐。现在流行的夫妻肺片,无非初创此菜者为夫妻二人,其姓亦不得传,毕竟是名人为世人所重,常人无此福。

  至于其他非以人名菜者,不及说,只好打住。

分享按钮发布于: 2006-10-01 00:25 accountant 阅读(852) 评论(0)  编辑 收藏

评论

标题
姓名
主页
内容 
  登录  使用高级评论  Top 订阅回复  取消订阅
[使用Ctrl+Enter键可以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