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cobase

小小天地

  博客中心 :: 首页 :: 新随笔 :: 联系 :: 聚合  :: 登录 ::
  134 随笔 :: 711 文章 :: 38 评论 :: 0 Trackbacks
Cached @ 2025/4/28 15:50:22Control ASP.skins_cogitation_controls_blogstats_ascx
<2025年4月>
3031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123
45678910

留言簿(0)

随笔档案

文章档案

相册

搜索

最新评论

阅读排行榜

评论排行榜

Cached @ 2025/4/28 15:50:22Control ASP.skins_cogitation_controls_singlecolumn_ascx

记忆中我们很早就被告之:认识事物,首先要抓住事物的“本质”。英语中,“本质、精髓”常用单词essence来表示,今天谈的nitty-gritty也表示“本质”,不过更加口语话。

Nitty-gritty(本质)是个合成词,由两种极微小的事物——“虱子”和“沙砾”——组成,nitty(多虱子的)源于名词nit(虱子),gritty相应的名词形式grit指“沙砾”。语言学家猜测,也许人们觉得,微小的东西比庞然大物更易于掌握,更与“本质、核心”相吻合,所以,“虱子”+“沙子”——颇显怪诞的“微小”组合——竟成了重中之重的“核心”、“本质”和“精髓”。

这种猜测很容易让人想起诗人William Blake(威廉·布莱克)那首有名的诗行: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从一粒沙子里可以看穿宇宙,从一朵野花里可以看到天堂;你可以把无限握在手心,把永恒存于瞬间)。

记着哦,下次如果有人在您面前天花乱坠晕侃时,您不妨提醒他一下:

Let's get to the nitty-gritty.(咱们讨论些实质的东西吧!) 

分享按钮发布于: 2006-09-28 00:38 accountant 阅读(361) 评论(0)  编辑 收藏

评论

标题
姓名
主页
内容 
  登录  使用高级评论  Top 订阅回复  取消订阅
[使用Ctrl+Enter键可以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