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ozhong03

sap erp

博客中心 首页 新随笔 联系 聚合 登录
  596 Posts :: 1 Stories :: 21 Comments :: 0 Trackbacks
Cached @ 2025/4/25 21:18:43Control ASP.skins_winxpolive_controls_blogstats_ascx

留言簿(3)

随笔分类

随笔档案

文章档案

sap siet

搜索

最新评论

阅读排行榜

评论排行榜

Cached @ 2025/4/25 21:18:43Control ASP.skins_winxpolive_controls_singlecolumn_ascx

2008年2月20日 #

 经过15天的ABAP的培训,成功进入上海一家知名咨询公司.

我基本上可以说没有什么资历:1.不是名校出身.2.没有项目经验3.没有工作经验.以这样的条件是基本上没有机会进入SAP的行业.

(哈哈,见笑了.)

但是我毕业自学了一年SAP,基本上几大模块都很熟了。经过在YOK的培训.ABAP的标准教材也基本上倒背如流.最重要的还是由于Kitty姐姐的热心推荐.开始的时候我连简历都写不好,多亏Kitty姐的帮助.还有就是在york老师的帮助下,我也客串了一下MM培训. ( 呵呵,不好意思)

面试还是比较顺利的.既然没有项目经验,经理也就是对各种技术都问了一点.OK.太简单.没有标准教材简单.

到目前的感觉,正如w39大哥所说,自学学会了是自己的,但是让别人承认还是很困难的.即使有能力,还是需要时间去证明的.

大家知道李连杰在美国拍的第一部黑帮电影吧,给机会就要抓住,让数据去证明一切.听李大哥的,没错.

 刚来公司就参加了XX公司对Netweaver的两次培训,给我的印象很深刻。

  第一次的bia和ipmt培训真是一次难得的盛会,3位顶级的专家聚集一堂,受益非浅。

  第二次的XI培训,在顾问细致的演示当中,对XI的印象非常深刻。

    通过这两次去培训,觉得Netweaver离我们技术人员越来越近了。现在咨询公司的ABAPER基本上已经全部转到新平台下的XI,WEBDYNPRO等技术.国际的公司很多实习生就开始做XI,BW的,因为大公司做项目基本上都是按照SAP的最佳实践,这样可以节省很多人力和物力.

搞技术的绝对有的搞,不一定非要做什么应用顾问,其实,应用模块是任何做SAP所必须先要了解的.

呵呵,今天CLOVER的夸奖,说我写的文章很有文采.一下子高中写作文的激情又有了.

哈哈.就谈这些吧.以后在慢慢总结,提高.   

最后给大家拜个晚年,祝大家新年快乐,情人节快乐,元宵节快乐祝大家工作愉快,薪水越来越好。一起努力,勇攀高峰.

                                                                                                                                                                                                                               

                                                                                                                                                                                                

                                                                                                                                                                                  

                                                                                           

                                                                                                                                                                                  

                                                                                                                                                                                  

                                                                                                    

                                                                                                                                   

                                                                     

                                                                                                                                                                                  

                                                                                                    

                                                                                                                                                                                  

                                                                                                                                                                                     

                                                                                                                                                                                  

                                                                                                                                                                                                                                                                             

                                                                                                                                                                                  

 

                                                                                                                                                                                  

                                                                                                                                                                                  

                                                                                                    

                                                                                                                                                                                  

                                                                                                                                                                                     

                                                                                                                                                                                  

posted @ 2008-02-20 14:07 baozhong03 阅读(4277) | 评论 (11)编辑 收藏

YOK的网站真是越做越旺,网站做大了,要是访问速度也上来就更好了。

祝YOK越做越好。

 

posted @ 2008-02-20 13:40 baozhong03 阅读(708) | 评论 (0)编辑 收藏

2007年10月6日 #

歌手王蓉个人档案


作者:未知 来源:互联网 加入时间:2006-7-26 

王蓉个人资料

姓名:王蓉

  出生日期:12月24日

  最爱的人:父母


  最擅长的乐器:吉他:小提琴

  喜爱的电影:《教父》《时光倒流七十年》

  嗜好:欣赏吉他表演,卡拉OK

  1998年11月推出自创单曲《云不知道雨知道》,荣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歌曲排行榜》冠军;

  1999年4月推出自创单曲《快乐吧》,荣登“音乐生活报”全国总评榜第一名;

  1999年12月自创单曲《爱情大陆架》荣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新疆人民广播电台联合举办的“叱咤风云”华语歌曲榜99年度十大金曲,并同时荣获年度最佳新人奖

  新推专辑:2004年《我不是黄蓉》,2003年《wang rong:王蓉》
本文转自名人故事吧  http://www.gushiba.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

 

posted @ 2007-10-06 00:13 baozhong03 阅读(1603) | 评论 (1)编辑 收藏

TCL李东生资料简介


 
2005年,是属鸡的─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的本命年。
今年1月19日,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2004年度最受关注企业家颁奖仪式,这是李东生在去年12月16日被美国《时代》周刊和全美有线新闻网评为“2004年全球最具影响力的25名商界领袖”、12月28日被中央电视台评为“2004CCTV中国经济年度十大人物”之后斩获的又一殊誉。
2004年1月,李东生通过TCL集团与TCL通讯换股而使TCL集团实现整体上市。这一仗,不但使李东生个人资产“飞跃”为12亿人民币,而且漂亮地将集团内“取代”自己声望最高的TCL通讯董事长万明坚“杯酒释兵权”。
同年9月,TCL通讯在中国香港分拆上市之后,李东生带领TCL并购重组法国汤姆逊彩电和阿尔卡特手机业务,一举成为全球销量第一的彩电企业,和全球规模第七、中国第一的手机制造商。
“TCL创业的22年,李东生由几乎身无分文演变到身价近12亿元,成为TCL改革的最大受益者……;TCL发展的过程实际是国有资产逐步流向个人的过程。”就在李东生春风得意的同时,香港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以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公开披露的41家电子类公司业绩数据为基础,公开“炮轰”李东生。
李东生百折不挠的性格决定了他的成功,也注定他必将成为舆论关注的风向标。
血战越南:18个月亏18亿
“小时候我并不喜欢哭,但我每哭一次,就一定要实现哭的目的。大人劝我不要哭了,把我强拉回来,但大人一放手,我还会站回原地,继续哭,直到大人答应我的条件才结束。我是个有股子牛脾气的人,看好的市场就一定要做好。你们现在要撤,我同意,但撤要撤个明白。大家一致认为越南是个好市场,却为什么做不好呢?应该从我们的做法上找原因。因此我认为现在的讨论方向是如何做好的问题,而不是何时撤退的问题……”这是李东生在TCL在第一家海外公司18个月中连续亏损18个亿的时候,面对众人纷纷提出要把投资撤回来的关键时候的讲话。
当李东生想起TCL海外负责人易春雨:“越南只相当国内的一个省,我一年就能把他拿下来!”的时候,不得不信服《孙子兵法》中“骄兵必败”的玄机。
随着国内彩电市场竞争愈来愈惨烈,许多国内彩电厂家把目光盯向了国际市常当美国APEX公司拖欠国内彩电巨头长虹账款4.675亿美元的消息暴光以后,国内众多彩电厂家才知道分享国际市场的风险的严重性。
自从李东生1996年出任TCL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李东生就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扩张和并购:1996年收购陆氏彩电;1997年兼并新疆美乐和内蒙彩虹;2000年兼并无锡宏美……李东生将资本技巧运用得炉火纯青。
“长期以来,TCL一直都处于一种用较少的资本金撬动较大的经营规模的局面。TCL集团用不到20亿元的资本金控股了40多亿元的权益,实现了300多亿的销售、19亿元的税收和15亿多的利润……”李东生对自己在国内彩电市场的资本表现非常满意。
1996年TCL兼并香港陆氏公司彩电项目,陆氏告诉李东生,他们在越南有一彩电厂,希望一并转手。正是由于TCL在国内市场顺风顺水,李东生对越南市场开始具有了浓厚的兴趣;1999年,李东生把原本是TCL彩电销售公司的副总,学国际投资的易春雨等14人派往越南,正式准备“占领”越南彩电市常“你们国际化路子走得太快,成功几率不大。我断言,用不了多久你们就会在越南折戟沉沙。”面对美林集团中国区主席刘二飞毫不留情地当面质疑自己的国际战略,以及TCL内部的反对声,李东生丝毫没有动遥“很多高层主管都坚定说撤出,因为亏得大家心里有点儿发虚,我自己心里也没有底。”李东生回忆起越南市场从一开始就遭受的各种挫折的时候,依然十分感慨。
李东生和易春雨等人认真分析了在越南彩电市场具有优势的日、韩企业,并迅速制定了相关策略。通过与中国驻越南大使馆、中国团中央、越南团中央联合成立“TCL越南青年基金会”,以及邀请经销商参观生产线、高层亲自拜访经销商等策略,TCL咬紧牙关,终于在越南坚持了下来。
“开拓海外市场就要有屡战屡败,百折不挠的勇气和决心才有可能成功。国内企业实力不足,走出去和索尼、松下、LG、三星竞争,风险确实很大,跌跟头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跌倒了后能爬起来。如果等到实力壮大起来再走出去,那时机会也就没有了。”李东生认为TCL当时勇敢地坚持下来是非常正确的。
在2001年,TCL在越南首次实现了赢利后,李东生很兴,并撰写了题为《屡败屡战,百折不挠》的文章发表在公司内部刊物上。
李东生认为:“到目前为止,TCL在越南已占有14%的份额,仅次于索尼。有了这次的成功经验,我们就有足够的勇气和魄力去开拓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市常”正是从这时候起,李东生把TCL设计成为一点击数
本文转自名人故事吧  http://www.gushiba.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

 

posted @ 2007-10-06 00:12 baozhong03 阅读(787) | 评论 (0)编辑 收藏

慧聪网CEO郭凡生资料简介


慧聪网CEO郭凡生:福建老板要舍得给员工发钱
    昨天,慧聪公司老板郭凡生来到厦门作了一场关于民营企业管理提升的讲座,并直言不讳地说,福建的民营企业很多,但真正能够做大的还太少,福建老板们要补的课之一,就是要学会“分配财富”。
    郭是慧聪特有的“劳动股份制”的创业者。从创业一开始,他就提出,每年的利润只拿出30%—40%用于股东分红,其余的都分给不持股的员工。有一位员工领到红包后回家一数,5000多块!这位员工吓了一跳,以为给错了,怕老板找他讨钱,第二天就辞职走人了——要知道,当时的5000块可真是不少。
    但大部分的员工因为这种“准股东”的心态,齐了心干活,慧聪公司在两三年内就成为了北京商情服务商的老大。
    “钱聚人散,钱散人聚,道理很简单。”郭凡生说,福建的老板可能都太聪明了,懂得把赚的钱都放在自己兜里。但正因为这样,企业做了许多年也只能维持在一定规模上,利润却越做越薄,人才不断流失。按照他的说法,有99%的国内民营企业在3.5年便宣告死亡,福建的企业也不例外,这和财富分配不合理有很大的关系。“你想啊,大家和老板一起辛辛苦苦创业,到后面赚的那么多钱都归老板,员工一气之下,自己出去做算了,结果是同类企业越来越多,赚钱越来越难。”
    郭凡生给福建的老板们打了一个有趣的比方:对于传统企业来说,老板是母亲,而员工顶多是保姆。如果要让员工真正成为企业“家庭”的一员,老板就要形成“财富共享”的概念,让最优秀的人才直接持有公司的股票,公司资产增值、利润增加,员工自然也就多赚钱,老板就更不用说了。
    “大家都会算账,每年的股票分红要是能高过奖金,不给加班费也会拼命地做事,不是吗?”郭说。
    人物名片
    郭凡生:慧聪网首席执行官、执行董事。1992年创办慧聪公司,2003年底,其旗下的慧聪国际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募集资金超过1亿港元。从创业时的14.8万元发展到现在十几亿元的市值,慧聪集团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商务信息服务商之一。
本文转自名人故事吧  http://www.gushiba.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

 

posted @ 2007-10-06 00:12 baozhong03 阅读(713) | 评论 (0)编辑 收藏

保罗·艾伦简历资料简介


保罗·艾伦:与比尔·盖茨共同创立微软
    世界首富比尔· 盖茨的名字几乎是家喻户晓,在这种过于耀眼的光芒下很容易忽略一个人,那就是与盖茨共同创办微软公司的保罗· 艾伦(Paul Allen)。即便如此,艾伦仍然以210亿美元的身价排在了《福布斯》杂志“2004全球富豪榜”的第五位。
    不过,《福布斯》对他的评价却有些尖锐,“艾伦最大和唯一的成功就是与盖茨共同创立了微软公司”,他在微软之后的商业活动基本上是失败的。当然艾伦并不同意这种评价,他表示自己非常乐意享受目前的成功,这是一种用不同的成功标准所衡量的与众不同的成功投资,也用不着去顾及季度收入或股东回报。艾伦集团的高级经理比尔?萨沃里的说法也许能证明这一点,有一种“艾伦效应”,即一旦艾伦投资某个领域,就因为艾伦投资了,这个领域就会变得很有价值。
    艾伦很小就对计算机科学充满了兴趣,由于他的父亲是华盛顿大学图书馆的一名图书管理员,这使他很容易接触到与计算机科学有关的图书。14岁的艾伦已经对计算机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几乎整天泡在学校计算机房里玩弄那些电子设备并学着编写电脑程序,同时也顺理成章的与学校内的另一个计算机迷?年仅12岁的比尔?盖茨成为了好朋友。两人在一起整天大谈计算机编程,甚至还相互比试。1971年,艾伦考入了华盛顿州立大学,但在两年后毅然退学。理由很简单,他希望实现自己软件创业的梦想。
    艾伦知道,要实现这个梦想,光靠自己是不行的,不久他便去找当时正在哈佛读二年级的盖茨,并极力劝说后者退学和他一同创业。几经拒绝后,盖茨终于被他的“为个人电脑编写商用软件的想法”说服了。“整个事件几乎是在一念之差下决定的,”就连盖茨也说,“当时如果不是艾伦描绘的蓝图打动了我,也许我还会呆在大学里,那么以后所有的故事就不会发生了,我甚至怀疑自己当时是不是太过冲动。”
    他们首先便尝试为第一台微型计算机Altair编写一种被称为Basic的程序语言。1975年,Basic语言在Altair计算机上取得成功,艾伦也因此被麻省理工学院聘请为软件开发部的主管。之后,Basic语言被陆续应用到了苹果Ⅱ型个人电脑和Radio Shake公司的TRS-80电脑上。而艾伦与盖茨共同创办的微软公司也在这一年(1975年)成立。当艾伦作主用5万美元买下QDOS操作系统后,他们终于赢得了与IBM合作的机会。几年后,DOS操作系统成为了个人电脑的首选,个人电脑时代也由此拉开了序幕。
    这两位创始人的配合可谓是相当默契,艾伦专注于新技术和新理念,而盖茨则以商业为主,销售员、技术负责人、律师、商务谈判员及总裁他一人全部担当。不幸的是,Windows还没有来临,艾伦就因病在1983年离开了微软公司。
    一年后,重获健康的艾伦基本不再过问微软的事务,只在董事会留了个职务并拥有28%的股份。从这年起,他开始了自己广泛的投资行动。从最初成立的Asymetrix软件公司、Click2learn.com公司、Sum Total System公司到最近的Vulcan投资公司,他所投资的金额超过数十亿美元,像ESPN、梦工厂、外星生物研究所、人脑科学院、NBA球队、房地产、博物馆,包括去年的私人航天计划等都接受过他的投资。此外,他还热衷于公益和慈善事业。
    盖茨曾经说过,“艾伦在微软创建和发展过程中相当重要,没有他就没有微软,他的意见仍将被高度重视。”但与盖茨的雄才大略相比,艾伦的确算不上是一个出色的管理者或经营者。他本人投资掌控的公司和组织超过150家,几乎涉及各个领域,但投资回报少得可怜。正如《不小心挣下亿万身家》(一本以艾伦为主人公的传记)的作者劳拉·里奇指出的,“他不是一个好的管理者,因为他优先考虑的不是业务,而是对技术本身的痴迷。”就连美国的《商业周刊》也毫不留情的把他评为“最蹩脚的经理人”之一。他本人可不把这些放在心上,仍然一如既往的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就像他自己写的一首歌《时间炸弹》中的歌词一样:“我所做的一切也许都是错误的,但我仍然会斗志昂扬。”
本文转自名人故事吧  http://www.gushiba.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

 

posted @ 2007-10-06 00:11 baozhong03 阅读(1691) | 评论 (1)编辑 收藏

李开复
    李开复 1966年出生于台湾,1972年移居美国。
  11岁时被送到美国读书,1983年以最高荣誉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计算机学士学位。
  随后到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攻读研究生,获计算机学博士学位。后担任副教授,并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个非特定人连续语音识别系统。
  先后接任美国苹果电脑公司全球副总裁、美国SGI电脑公司全球副总裁等职。
  1998年7月,加盟微软公司,现任微软公司副总裁。并创立了全球最好的研究实验室——微软亚洲研究院,拥有大量论文和产品转化成果。
  1998年11月出任微软中国研究院(现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
  李开复博士任微软公司自然交互式软件及服务部门副总裁,负责研发各种先进的技术和服务使得人机界面更加简便和自然。该部门负责开发的技术和产品包括语音、自然语言、全新的搜索和在线服务等技术。
  李博士在语音识别、人工智能、三维图形及网络多媒体等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
  加盟微软公司前,李博士曾担任SGI公司的多媒体软件子公司- Cosmo Software的总裁。
  此前他还曾在苹果公司工作了六年,主管该公司的多媒体部门。
  李博士在Cosmo任职期间,负责多平台、互联网三维图形和多媒体软件方面的研发工作。
  在此之前,他曾担任SGI公司网络产品部门的副总裁和总经理,负责多平台、互联网三维图形和多媒体软件的研发工作和公司网络产品策略的制定。
  李博士在苹果公司任职六年中的最后一个职务是其交互式多媒体部门的副总裁。
  1988年,在位于匹茨堡的卡内基梅隆大学任助教期间,他以精深的、创造性的研究成果享誉全球。他开创性地运用统计学原理开发出世界上第一个非特定人连续语音识别系统,商业周刊授予该系统最重要科学创新奖。
  在校期间,李博士还开发了“奥赛罗”人机对弈系统,因为1988年击败了人类的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而名噪一时。
本文转自名人故事吧  http://www.gushiba.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

 

posted @ 2007-10-06 00:10 baozhong03 阅读(733) | 评论 (0)编辑 收藏

比尔·盖茨的童年是在美国华盛顿州的西雅图度过的,西雅图是美国波音公司的的基地,全市职工近半数在这家公司工作,所以人们也把西雅图称为波音城。它和旧金山、洛杉矶并列为美国西海岸的三大门户之一。  
长着一头沙色头发的7岁男孩盖茨最喜欢反复看个没完的是那套《世界图书百科全书》。他经常几个小时地连续阅读这本几乎有他体重1/3的大书,一字一句地从头到尾地看。他常常陷入沉思,冥冥之中似乎强烈地感觉到,小小的文字和巨大的书本,里面蕴藏着多么神奇和魔幻般的一个世界啊!文字的符号竟能把前人和世界各地人们的我数有趣的事情,记录下来,又传播出去。他又想,人类历史将越来越长,那么以后的百科全书不是越来越大而更重了吗!能有什么好办法造出一个魔盒那么大,就能包罗万象地把一大本百科全书都收进去,该有多方便。这个奇妙的思想火花,后来竟给他实现了,而且比香烟盒还要小,只要一块小小的芯片就行了.
  盖茨在体育和社会活动方面也表现出这种不落人后的精神。有一次暑假童子军的80公里徒步行军,时间是一个星期,他穿了一双崭新的高筒靴,显然新鞋不大合脚,每天13公里的徒步行军,又是爬山,又是穿越森林,使他吃尽苦头,第一天晚上,他的脚后跟磨破了皮,脚趾上起了许多水泡。他咬紧牙关,坚持走下去。第二天晚上,他的脚红肿得非常厉害,开裂的皮肤还流了血。同伴们都劝他停止前进,他却摇摇头,只是向随队医生要点药棉和纱布包扎一下,又要了些止痛片服用,继续上路了。就这样他一直坚持到一个途中检查站,当领队发现他的脚发炎严重,下令医冶,才中止了这次行军。盖茨的母亲从西雅图赶来,看到他双脚溃烂的样子时,难过地哭了,直埋怨儿子为什么不早点停止行军。盖茨却淡淡地说?可惜我这次没有到达目的地.
  .盖茨是为电脑而生的,而他也把电脑带入到了一个美丽的新世界……   
盖茨进入湖滨中学之后迷上了电脑,从此就无心上其他课,每天都泡在计算中心。从8年级开始,他就和同学一起帮人设计简单的电脑程序,以此赚取零用钱。盖茨的好朋友保罗·艾伦(后来和盖茨一起创立了微软公司)回忆说,"我们当时经常一直干到三更半夜,我们爱死了电脑软件的工作,那时侯我们玩的真开心。"   
盖茨说,"那时侯,保罗常常把我从垃圾桶上拉起来,而我却继续趴在那里不肯起来,因为在那里我找到一些上面还沾着咖啡渣的程序设计师的笔记或字条,然后我们一起对着这些宝贵的资料研究操作系统。"   
盖茨上9年级的时候,TRW公司的工程师在架设西北输电网络时遇到了问题,一筹莫展。这时候,他们发现了湖滨中学计算中心的一份《问题报告书》,当场打电话给制作这份报告的两位"侦测错误大师"(盖茨和艾伦),希望他们两人能来帮助排除问题。但他们压根没有想到,这两位大师居然只是9年级和10年级的学生!  
创业的艰辛  
1973年夏天,盖茨以全国资优学生的身份,进入了哈佛大学。在那里,他仍然无法抵抗电脑的诱惑,于是就经常逃课,一连几天呆在电脑实验室里整晚整晚地写程序、打游戏。  
1975的冬天,盖茨和保罗从MITS的Altair机器得到了灵感的启示,看到了商机和未来电脑的发展方向,于是他们就给MITS创办人罗伯茨打电话,说可以为Altair提供一套BASIC编译器。罗伯茨当时说:"我每天都收到很多来信和电话,我告诉他们,不论是谁,先写完程序的可以得到这份工作.于是盖茨和保罗回到哈佛,从一月到三月,整整8个星期,他们一直呆在盖茨的寝室里,没日没夜地编写、调试程序,他们几乎都不记得寝室的灯几时关过,最后,他们终于成功了,两个月通宵达旦的心血和智慧产生了世界上第一个BASIC编译器,MITS对此也非常满意。  
三个月之后,盖茨敏感地意识到,计算机的发展太快了,等大学毕业之后,他可能就失去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所以,他毅然决然地退学了。然后,和保罗创立了微软公司。  
公司刚起步的时候,冲劲十足、精力充沛的的盖茨和保罗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疲倦和劳累,他们在一间灰尘弥漫的汽车旅馆中租用了一间办公室,开始了艰苦的创业旅程。他们挤在那个杂乱无章、噪音纷扰的小空间中,没日没夜地写程序,饿了就吃个比萨饼充饥,实在累的受不了了就出去看场电影或开车兜兜风解困…… 正当他们不知疲倦朝着梦想的电脑王国挺进的时候,微软卷入了一场灾难性的官司中……   
当时软件盗版情况特别严重,大大损害了盖茨的利益,盖茨认为罗伯茨对市场上BASIC编译器的盗版应该负责,于是将它收回卖给了Perterc公司,但这之前他曾经和罗伯茨签署过该软件的协议,允许MITS在十年内使用和转让BASIC程序和源代码。  
很快,MITS就将微软送了法庭的被告席,高昂的律师费令盖茨不知所措,与此同时,Perterc也拒绝支付微软版权费,法院仲裁过程慢如蜗牛,收入的减少和庞大的开支把微软送到了濒临破产的境地,盖茨和保罗几乎都捱不过去了。盖茨对那段经历至今历历在目,"他们企图把我们饿死,我们甚至付不出律师费,所以当他们有意与我们和解时,我们几乎就范。事情到了那么糟糕的地步,仲裁者用了9个月才发布那该死的裁决……"   不过,他们终于熬过来了,微软赢了这场官司。  其实,盖茨当时完全可以向父母借钱,相信他的父母也会帮他度过难关的,但他没有,盖茨坚持微软必须自力更生。盖茨就是这样自己白手起家、艰难地、一步一步打下天下的.
本文转自名人故事吧  http://www.gushiba.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

 

posted @ 2007-10-06 00:10 baozhong03 阅读(710) | 评论 (0)编辑 收藏

杨致远:传奇人物小传
    传奇式的人物
  YAHOO!:一个网络索引公司;一个最受欢迎、效率最高的国际索引公司;一个资产高达390亿美元;单季度的利润高达上千万美元;网站的全球用户已达数千万的国际网络索引公司。
  从一个大学生的网站资料手册发展成为今天这个神话般的国际大型网络公司,我们不得不把眼光聚焦在这位传奇式人物的身上,他就是Yahoo创始人--杨致远
  大人物,小档案
  出生:于1968年出生在中国台北,取名杨致远;
  移居:10岁随母亲移民美国,取英文名Jerry Yang
  婚姻:1997年结婚,妻子Akiko是一位日本血统的哥斯达尼加女人
  弟弟:Ken;读于美国加州斯丹佛大学机电工程系。个人主页:velox.stanford.edu/~yang/
  父母:妈妈,Lily;英文和戏剧教授;曾谈起她的儿子杨致远时,说:“当杨致远小时候刚刚开始学着说话时,就总是一个劲的问‘这是什么?’‘那是为什么’,3岁开始学习认字;父亲是中国大陆人,在杨致远两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教育:在就读斯丹佛大学四年的时间里,完成了他的学士、硕士学位。并结识Yahoo创始人之一费洛而建立Yahoo!
本文转自名人故事吧  http://www.gushiba.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

 

posted @ 2007-10-06 00:09 baozhong03 阅读(631) | 评论 (0)编辑 收藏

车仁表个人资料

出生地:汉城
生日:67.10.14
星座:天秤座
体重:82
身高:180
血型:O
家族成员:妻子 申爱罗 儿子 正民
家庭关系:父母,三兄弟中老二
性格:急、多血质、爽快、朴实
座佑铭:活得真实
宗教:基督教
常去的网站:WEBTV相关站点或者证券情报站点 最喜欢的韩国影片:"游戏规则" (看了至少10遍) 最喜欢的外国影片:yiti、sinyema天国、普雷顿 最没意思的外国影片:布宜诺斯艾利斯 喜欢的食物:除了不能吃的外都喜欢 讨厌的食物:狗肉、羊肉、蛇肉、甲鱼肉、泥鳅等等 喜欢的歌:以前喜欢李文世的歌(最近不清楚) 喜欢听的外国歌: "At this moment"(不知谁唱的)、主要喜欢听老歌. 卡拉OK保留曲目:"Stand by your man"、"分手的翌日" 关系不错的艺员:朴尚元、崔秀钟、郑俊浩、朴尚免、权成焕、李瑞真、李熏、张东建 尊敬的演员:崔佛岩先生等等老演员出演作品:1994MBC“白色之恋”1994MBC“爱全为你”(和申爱罗、李升燕)、“儿子和女人”1995KBS“制造男人”1996KBS“报告长官”1997MBC [星梦奇缘](和安在旭、崔真实主演)1997MBC“英雄氾滥”、<最爱的人是你> (和崔真实、金志英)1998MBC“你和我”1999MBC“龙头老大”
本文转自名人故事吧  http://www.gushiba.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

 

posted @ 2007-10-06 00:08 baozhong03 阅读(708) | 评论 (0)编辑 收藏